《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嵌入式技術 > 業(yè)界動態(tài) > 半導體之父張忠謀 嘆接班人難尋

半導體之父張忠謀 嘆接班人難尋

2015-05-29

      臺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昨(27)日談到接班議題時表示,每家公司創(chuàng)辦人大概都會像他一樣,認為“不太可能有人夠強來接替我”。他期望,接班人要維持他幾十年來訂的價值觀與公司治理,至于判斷力與洞察力,還不如前述兩者重要。

      張忠謀昨天參與臺灣證交所與政治大學合辦的“上市公司企業(yè)倫理領袖論壇”,在與政大校長周行一的訪談中提到接班、公司治理、薪酬等議題。

  張忠謀表示,臺積電的價值觀包括誠信、正直、承諾、創(chuàng)新等,這些價值觀在公司已相當普及。至于公司治理方面,已實施多年,只要知道且認同就沒問題。唯一可能有問題的是知識與判斷力,但即使找一個最好的人,“大概也不會像我那么好”。

  提到一般企業(yè)如何選擇董事或董事長,張忠謀認為,董事會要找專業(yè)、有洞見的人并不難,公司該有制度,形成提拔管理階層進董事會的習慣,而選擇拔擢人才時,“未來的潛力比過去的表現(xiàn)優(yōu)異重要”,這要靠上級的判斷力。

  張忠謀提到,管理階層到董事會做簡報時,面對董事提問,必須能自行回答,等到他代答時,形同已經“記了一個過”。

  張忠謀強調,人員升職要評估其往后可能的表現(xiàn),臺積電從他以下,自總經理到副總、處長、副處長等,大約有125人,所有升職由他負最后責任,但會參考人員的直屬主管意見。

  這些人員能否升職,是由張忠謀判斷他們在新位子是否表現(xiàn)好。若在既有職位表現(xiàn)好,就會多些分紅,新職位能否有好表現(xiàn),與該員工在既有職位的表現(xiàn),其實關系不大。

  員工因表現(xiàn)優(yōu)異而升職,幾乎都會面臨到彼得原理(Peter Principle)的情況,也就是,人最后會被拔擢到其無法勝任的位置。

  同時,張忠謀指出,臺積電的總經理與副總常列席董事會,因此,對董事會運作熟悉,若做到總經理,最后的升遷可能是董事長,但也可能是退休后擔任董事。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chuàng)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chuàng)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lián)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lián)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