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嵌入式技術 > 業(yè)界動態(tài) > 蘋果iPhone6侵權案 禁售令或2年后執(zhí)行

蘋果iPhone6侵權案 禁售令或2年后執(zhí)行

2016-06-21

       蘋果已對北京知識產權法庭提出行政訴訟最終結果有待司法程序進一步裁定

  一紙有關蘋果手機的《專利侵權糾紛處理決定書》近日刷爆朋友圈。根據(jù)相關公告信息,北京市知識產權局在《決定書》中責令蘋果公司停止銷售iPhone6/iPhone6 Plus兩款機型。這是繼十年前iPad名字使用權訴訟,近年來小i機器人訴siri專利訴訟之后,蘋果在中國再一次陷入侵權風波。

       蘋果已向北京市知識產權局提起行政訴訟

  蘋果公司在昨日發(fā)給北京青年報的事件相關聲明中表示,“目前,包括iPhone 6、iPhone 6 Plus、iPhone 6s、 iPhone 6s Plus和iPhone SE在內的全部機型都在中國市場銷售。我們已于上個月對北京知識產權法庭作出的專利侵權決定提起行政訴訟, 目前仍在等待北京知識產權法庭進一步審理中。”此次蘋果被告侵犯手機100c的外觀專利,該項專利持有人為深圳佰利營銷服務公司。

  截至發(fā)稿,記者登錄蘋果中國官網看到,目前在售iPhone產品包括iPhone 6s、iPhone6以及iPhone SE三大系列,其中iPhone6及6plus產品介紹及購買鏈接、“添加到購物袋”訂單頁面,均可正常顯示。

  最終結果要等司法程序進一步裁定

  中國互聯(lián)網協(xié)會信用評價中心法律顧問、互聯(lián)網及知識產權專業(yè)律師趙占領告訴記者,知識產權局發(fā)出的相關判定通知是行政機關的行政行為,根 據(jù)法律規(guī)定, 對于類似行政裁定,不服裁定可以在15天內提起行政訴訟。而與專利侵權相關的行政訴訟,預計審理時間會相對較長,并沒有一定的時間標準。趙占領認為,其時 間至少在半年以上,同時一審二審兩審加在一起預計時間有可能達到一年以上,甚至兩年。

  案件最終結果還要等待司法程序的進一步裁定。趙占領分析指出,如果法院認定蘋果產品構成侵權,則蘋果的相關產品會面臨禁售。

  專家:專利擁有與公司大小無必然聯(lián)系

  通信專家項立剛認 為,每個企業(yè)都有可能在自己的領域中形成專利,專利的擁有與公司的大小并不存在必然聯(lián)系。“外觀專利的微妙之處在于,并不是技術水平高,能 力強的就一定有外觀專利?!表椓傊赋觯笃髽I(yè)做得很好,但沒有申請,就沒有專利,小企業(yè)申請了,就有專利。佰利申請專利并且拿到了專利,這是客觀事實。

  項立剛認為,一些網友認為大企業(yè)才有可能有專利的意識是偏頗的。此案例的最終裁定結果應當是相關專業(yè)人士根據(jù)法律法規(guī)、專利申請情況綜合作出, 其他不結合專 業(yè)判定的單純輿論判斷是沒有價值的。對于蘋果,他認為,蘋果一直以來保持著正式發(fā)布前不提前披露產品細節(jié)的嚴格保密傳統(tǒng),但也許恰因如此,錯過了盡早提交 產品專利的時機,通過這一侵權糾紛也應該反思自己一直以來延續(xù)的傳統(tǒng)做法,對其發(fā)布機制作出調整。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chuàng)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chuàng)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lián)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lián)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