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周末,一篇名為《我為什么說電動汽車都是垃圾》的文章刷爆朋友圈,文中批評比亞迪、北汽、榮威、長安、江淮、眾泰(知豆)、奇瑞、力帆等國產(chǎn)電動車“一個還行的都沒有”,引發(fā)熱議。熱心網(wǎng)友李磊先生激情飛揚特發(fā)此稿,僅代表嘉賓觀點,同時歡迎網(wǎng)友評論拍磚!
拜讀王銅根老師的文章《我為什么說電動汽車都是垃圾》,其實一開始我還是挺有興趣的,雖然標題就帶著罵街范兒,但如果三觀正確格局夠高,罵得痛快淋漓,卻也是篇很解氣的業(yè)界觀點。
然而,越看越失望!通讀全文,我有六點想法:
1、首先我想特別強調(diào)一點:沒有一輛汽車是垃圾!對你沒用,或者你用不了的才是垃圾!
其實銅根老師說的,很多觀點我都認同,也都很有道理。我開了十幾年汽油車,雖然現(xiàn)在也有純電動汽車,卻還是不太習慣,畢竟出遠門還不能夠像汽油車那么便利。因為我是賽車手,所以我更喜歡汽油車的咆哮,也更適應汽油車的操控,而我目前的生活也離不開汽油車。但我堅信,電動汽車才是未來的趨勢!
對于銅根老師一棍子打死電動汽車的觀點,我持保留意見。看看語氣論調(diào)也是挺嘩眾取寵的,是很具有煽動性的、相對比較片面的、缺乏嚴謹學術性的個人言論。身為一個具有話語權(quán)的公眾人物,銅根老師不但沒有在公眾面前發(fā)揮引導與示范的積極作用,反而妄議國家的新能源汽車戰(zhàn)略,并且文章中充滿了惡意仇視、極度憤懣和滿滿的負能量。我們不得不揣測他的言論動機,更開始質(zhì)疑他極度缺乏的社會責任感。
2、談到國家戰(zhàn)略的高度,最關鍵的一點,銅根避實就虛了:不是中國和其他國家不想用汽柴油車,而是石油就快枯竭了!尤其是中國!
中國乃至全球所面臨的能源尷尬,石油危機首當其沖
能源危機是全球第一大問題,幾乎所有的國際戰(zhàn)爭都與此有關。舍棄汽柴油車,以混動汽車過渡,倡導純電動汽車,是因為全球的石油即將枯竭。除了風光儲火電水利核能,目前還沒有更好的選擇。
另外,目前中國石油供給大部分依賴進口,一旦發(fā)生國際軍事沖突,國內(nèi)石油儲備都撐不過一個月。所以未來民用都不用電,都來搶汽油用,我們怎么保證國土安全?
基于石油危機,現(xiàn)在民用汽車不未雨綢繆,嘗試新能源汽車和解決方案,未來沒有汽油了,我們都騎自行車嗎?或者都重新騎馬?再或者人人都馬拉松上班嗎?銅根,你完全不明白這個道理還是故意避而不談呢?
全球鋰資源分布圖,中國是鋰礦第一大國
而可喜的是,中國青海省的鋰礦資源,占世界儲能的1/3,占中國儲能的2/3??芍^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我們雖然快沒有石油了,但還有其他國家覬覦艷羨的豐富鋰礦。那么,有什么理由不造我們中國人自己的純電動汽車呢?
3、正如銅根老師所批評的,是的,電動汽車還存在很多問題,還很不完美!目前的純電動汽車,包括進口豪華品牌和國產(chǎn)汽車,價格都偏高,性能也不夠穩(wěn)定。但是,中國純電動汽車出生才幾年時間?
不黑不吹,十年時間誕生17臺電動車,也只有我朝車企才能辦到
2015年在青海舉行的電動汽車拉力賽也開創(chuàng)了世界首次純電汽車專業(yè)賽事任何新生事物都是不完美的,都是脆弱的。關鍵要看他的DNA,以及未來的發(fā)展趨勢和潛力。電動汽車在使用經(jīng)濟性、涉水性,以及未來的充電便捷性等很多方面,都擁有自己的獨特優(yōu)勢。
某國產(chǎn)純電動汽車進行的涉水試驗
而銅根老師為什么沒有點出,任何新生產(chǎn)品,因為研發(fā)和生產(chǎn)線的問題,前期市場價格都貴,且都會越來越便宜?90年代裝一部座機電話需要5000塊,而當時的房子才幾百塊一平米。
IT界有個著名的摩爾定律,就是芯片組每18個月性能提升一倍,價格下降一半,至今遵從。對比電機總成和傳統(tǒng)發(fā)動機總成,電動汽車比任何汽柴油車,都容易達到成本快速降低的趨勢。
純電動汽車鋰電池組總成安裝流水線
此外,鋰電池技術是決定車輛售價的核心?,F(xiàn)在的國產(chǎn)電動車采用的鋰電池以磷酸鐵鋰電池為主,比韓國SK和LG的三元鋰電池更耐高溫。以中國自主品牌普萊德電池銷售的磷酸鐵鋰電池組為例,目前售價為2200塊人民幣一度電,理論上可以降到800塊一度電。而且能量密度也將提高60%以上。
也就是說,幾年之后電動汽車動力性能大幅提升,續(xù)航能力翻倍,而售價還下降50%到60%。那時候的國產(chǎn)電動汽車,還將是一堆垃圾嗎?
4、好的批評,是因為后面帶著合理化建議。在一個群體里,別人什么方案都不行,又沒有一點建設性意見,充滿了負能量和戾氣,是最不負責任的人。
銅根老師顯然屬于偏激的守舊派,也可能就是傳統(tǒng)汽柴油車利益鏈條里的一環(huán)。因為不處在利益的漩渦里,如果生活和出行沒受影響,他可能也不會有那么大的負面情緒。
我覺得只會批評抱怨,不會分析、引導以及解決問題,就是缺乏社會責任感的表現(xiàn)。作為一名有文化有身份的男人,銅根老師以文字罵街,已經(jīng)斯文掃地毫無學者風度。這時候,他的行文做派和狹隘觀點,又還有多少的說服力呢?
5、中國純電動汽車工業(yè)以每年8-9%的速度領跑全球的2-3%。為什么?因為兩點:一是中國石油資源過度開采,即將枯竭。二是中國汽車工業(yè)起步太晚,一直被歐美和日韓打壓。即便在中國引入國際品牌,開創(chuàng)合資品牌之后,中國廠商依然沒有核心技術。
相比之下,戴姆勒集團的電動車產(chǎn)品線更羨慕“中國式瘋狂”
即便中國與國際品牌合作,中國廠商依然沒有核心技術
也就是說,參與不到汽柴油車工業(yè)核心標準的制定,始終將在國際舞臺沒有話語權(quán)。而新興的純電動汽車,給中國汽車在國際舞臺上提供了咸魚翻身的絕佳機會。中國汽車品牌,想要走出國門去搶其他國家的錢,只有另辟蹊徑。
6、電動汽車是未來汽車無人駕駛和智能化出行的一個很好平臺,相比汽柴油車更能夠?qū)崿F(xiàn)道路出行電控化和充電續(xù)航一體化。對此,全球各國都在提前布局。某些專家不要對比完全沒有了解,就跳著腳罵全世界的新能源汽車和工作者垃圾。
關鍵的是,不管銅根們愿不愿意,全球汽車電動化的潮流已經(jīng)擋不住了。按照目前的布局和規(guī)劃,全球?qū)⒃谑迥旰箝_始進入無人駕駛時代。有行業(yè)專家和學者預計,到時候,北京只需要三十到五十萬輛車,就能通過道路電控和自動駕駛,高效解決城市擁堵,完全滿足城市交通系統(tǒng)職能。
好吧,讓子彈飛一會兒!過不了多少年,大家就知道誰是真正的垃圾了。
我非汽車從業(yè)者,更非教授學者,我就是個賽車手。首次接觸純電動汽車行業(yè),是因為我們銳世體育團隊在2014年意外接了“環(huán)青海湖國際電動汽車挑戰(zhàn)賽”(CEVR)的賽事策劃和執(zhí)行全案,所以一路走來直到今年完成了第三屆。
所以,我對電動汽車行業(yè)和鋰電池產(chǎn)業(yè)的管中窺豹,也都是在和這個賽事平臺的各行業(yè)專家、工程師一起工作中學習到的。他們都是辛勤開拓中國汽車工業(yè)未來的、默默無聞卻又偉大的一群人!
【小編說】:本來不想摻和進這泥坑里的,“彎道超車”這個理念我在五年前就已經(jīng)表達過擔憂,但這些年來我的觀點也略有變化:電動車而已,我們?yōu)槭裁床荒苡芍フ垓v一把呢?
眼下的傳統(tǒng)汽車產(chǎn)業(yè)已經(jīng)足夠無聊了,我們遵循各種理論和經(jīng)驗,在幾十年未曾更新的路線下小心翼翼前行,無非也就是在四個車輪里找到更安全的解決辦法,無非也就是在四個氣缸里省點汽油再壓榨出更多動力,我們的汽車已經(jīng)無聊到扼殺新鮮事物——哪怕是一個全新的電動馬達,也不得不套在普通汽車一模一樣的殼子下。
所以,與其像是中世紀的教廷一樣教條,不如用更開放的眼光去看看這些后來者的折騰,浪再大也沒見他們替了傳統(tǒng)車的江山,對傳統(tǒng)汽車來說,電動車還是個小小的1%,但對于電動車行業(yè)來說,他們真的不容易,這是一場自我價值的實現(xiàn)——雖然他們也常常喊著“革新一切”的高調(diào)口號,可別忘了,孤獨的人總要給自己壯膽的。
別急著下結(jié)論以證明自己的遠見,萬一,他們成了呢?
我尊重敢于創(chuàng)新的人,如果不用錢包支持他們,那也不該用保守的思維去絞殺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