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其他 > 业界动态 > 中芯国际正式退出美国场外交易市场,还原一个真实的民族希望!

中芯国际正式退出美国场外交易市场,还原一个真实的民族希望!

2021-02-02
來源:是说芯语
關鍵詞: 中芯国际 美国

  1月31日晚間,中芯國際(00981.HK)發(fā)布公告,正式從OTCQX(美國場外交易市場)退出。

  公告顯示,美國東部時間1月29日,公司獲OTCQX市場的運營者OTC Markets Group通知,公司的美國預托股份于2021年2月1日(美國東部時間)交易開始前已從OTCQX市場撤出。

  1.png

  同日,中芯國際還發(fā)布了關于終止美國預托證券一級計劃公告。公告宣布,截至1月29日,其美國預托證券的一級計劃占公司已發(fā)行股本總數(shù)已少于0.3%,該計劃參與程度已很低,公司決定終止該計劃。根據(jù)與該計劃有關的存托協(xié)議條款,該計劃將3月4日(美國東部時間)終止。另外,公司已根據(jù)存托協(xié)議的條款向存托人摩根大通銀行(JPMorgan Chase Bank, N.A.)發(fā)出終止通知。

  據(jù)記者了解,中芯國際在2019年于紐約證券交易所退市后,該公司的美國預托證券股份于OTCQX(美國場外交易市場)市場進行交易。2021年1月6日,中芯國際獲OTCQX運營者OTC Markets Group的通知,根據(jù)行政命令和相關監(jiān)管者指引,該公司將于2021年1月6日交易結束時被撤出OTCQX市場。

  然而,1月9日,中芯國際又公告表示,獲OTCQX運營者OTC Markets Group的通知,根據(jù)其監(jiān)管機構的通知,他們已經改變了有關行政命令生效日期的立場,現(xiàn)允許公司的證券交易持續(xù)到2021年2月1日。

  之前,在2020年12月20日,中芯國際發(fā)布公告,美國商務部以保護美國國家安全和外交利益為由,將中芯國際及其部分子公司及參股公司列入”實體清單“。

  根據(jù)公告介紹,公司被列入”實體清單“后,根據(jù)美國相關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針對適用于美國《出口管制條例》的產品或技術,供應商須獲得美國商務部的出口許可才能向公司供應;對用10nm及以下技術節(jié)點(包括極紫外光技術)的產品或技術,美國商務部會采取”推定拒絕“(Presumption of Denial)的審批政策進行審核;同時公司為部分特殊客戶提供代工服務也可能受到一定限制。

  該公告還表示,經公司初步評估,該事項對公司短期內運營及財務狀況無重大不利影響, 對10nm及以下先進工藝的研發(fā)及產能建設有重大不利影響。

  ”公司將持續(xù)與美國政府相關部門進行溝通,并視情況采取一切可行措施,積極尋求解決方案,力爭將不利影響降到最低?!爸行緡H公告表示。

  據(jù)記者了解,中芯國際及其控股子公司主要從事集成電路晶圓代工,是中國內地技術最先進、配套最完善、規(guī)模最大、跨國經營的集成電路制造企業(yè)集團,提供0.35微米到14納米不同技術節(jié)點的晶圓代工與技術服務。2020年7月,中芯國際成功登陸科創(chuàng)板。2020年前三季度,中芯國際營業(yè)收入208億元,同比增長30.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0.8億元,同比增長168.6%。

  2.png

  2020年對于中芯國際來說是不平凡的一年,作為承載無數(shù)人”中國芯“之夢的龍頭,作為國內晶圓制造龍頭廠商,市占率已達到全球第四,大陸第一。2020年,一方面,中芯國際為大家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成績單,科創(chuàng)板上市;全年收入增長26%;成熟制程產能增長強勁,已經占到公司營收的近10%;另一方面,2020年中芯國際又經歷了美國制裁打壓、CEO出走等負面事件。但是,無論如何,中芯國際已成為中國半導體最耀眼的明星,幾乎已成為”中國芯“的代言人。

  受益 5G、新能源汽車、物聯(lián)網(wǎng)等趨勢下,全球半導體產能持續(xù)緊張,特別是功率半導體、電源管理芯片等產品需求帶動下,成熟制程需求穩(wěn)步提升。根據(jù)IHS預計2025全球成熟制程代工市場規(guī)模為431億美元,未來5年CAGR為8%。但是,目前以中芯國際為代表的國內代工公司,在全球市占率仍然不高,未來還有廣闊的成長空間。

  01.

  ”中國芯“代言人

  五位董事長、四位 CEO 接力奮斗,締造中國第一”芯“。2000年4月中芯國際由張汝京博士與王陽元院士,帶領 300 多位臺灣技術人才和100多位歐美日韓國專業(yè)人才共同創(chuàng)立。公司成立以來肩負著中國半導體產業(yè)持續(xù)發(fā)展升級的重任,公司第一條產線用 13 月建成投產,成立初期利用3年時間建設擁有4 條8 英寸和1條12英寸產線。

  2000 年公司成立,2002年8寸晶圓廠投產并全年實現(xiàn)收入約4億銷售收入,隨后公司呈現(xiàn)高速增長,僅用3年即從4億銷售增長到2004年的81億,并在紐交所和港交所上市。2003 年及 2006 年公司先后兩次受到臺積電起訴,直接導致下游客戶由于擔憂法律風險而不再繼續(xù)給中芯下單。由于法律訴訟等原因,導致公司停止了先進制程追趕的步伐。2012 年邱慈云出任公司 CEO,開始注重成熟工藝的研發(fā),公司成功實現(xiàn)扭虧為盈,但是在先進制程上的技術差距和臺積電進一步拉大。

3.png

  ▲中芯國際成立以來主要歷程

  2015 年起國資股東逐步占據(jù)主導。公司初期引入較多股東以解決資金問題,隨著2009 年張汝京博士淡出,追求先進制程步伐停滯,外資股東也逐步淡出。2015年以大基金為代表國內資金22.5億美元注資中芯南方,同期工信部總經濟師周子學成為中芯國際董事長,公司從股權結構理順到運營目標調整,標志著中芯國際未來發(fā)展方向將以提升國產半導體技術能力為核心導向。

  2020 年成功登陸科創(chuàng)板,營收增長態(tài)勢加速。2020年下半年以來,在功率器件、射頻以及電源管理芯片等模擬芯片等產品需求帶動下,成熟制程需求高景氣度。公司產能利用率基本達到滿產,盈利能力大幅提升,未來隨著公司14nm產能增長,以及成熟制程需求飽滿,公司營收規(guī)模有望繼續(xù)保持較好增長。

4.png

  ▲中芯國際上市以來成長動因梳理

  02.

  需求旺盛,成熟制程發(fā)力

  全球晶圓代工產業(yè)集中度較高,CR3達到84%。其中,臺積電憑借領先的技術在全球占據(jù)55.60%的市場份額。此外,三星、格芯、聯(lián)電也占有較高的市場份額。中芯國際作為一家大陸的晶圓代工廠,2019 年營收排名全球第五,市占率達到5%,具有一定的市場競爭優(yōu)勢。

5.png

  ▲全球半導體市場規(guī)模及晶圓代工市場規(guī)模

6.png

  ▲全球主要晶圓代工廠市占率及產能

  2020 年中芯國際成熟制程營收市場份額近10%,有較大提升空間。28nm是成熟制程與先進制程分水嶺,IHS 預計成熟制程 2025 年市場規(guī)??蛇_431億美元。28nm及以上被稱為成熟制程,主要應用于MCU、移動設備、物聯(lián)網(wǎng)、汽車電子等;28nm以下被稱為先進制程,應用于智能手機、CPU、礦機ASIC等。

  IHS Markit 預測,2025年全球晶圓代工市場規(guī)模將達861億美元,整體復合增速超 8%,其中預估成熟制程市場規(guī)模將達431億美元,復合增速約3%。2020 年中芯國際成熟制程營收預估約36~38 億美金,約占成熟制程的市場份額 9%,有較大提升空間。

7.png

  ▲目前 28nm 是成熟制程與先進制程分水嶺

8.png

  ▲ 全球成熟制程晶圓代工市場趨勢 (億美元)

  根據(jù) Yole 數(shù)據(jù)顯示,成熟制程的需求增長主要由電源管理、CIS、射頻器件等需求驅動。隨著5G、新能源汽車、物聯(lián)網(wǎng)的滲透率提升將帶動射頻器件、CIS芯片和電源管理芯片市場規(guī)模提升,加大成熟制程的晶圓需求。根據(jù) Yole 預計到 2023年全球超越摩爾的成熟制程晶圓需求為 6640萬片(以 8 英寸計),其中電源管理芯片消耗最多占比為 57%,其次為 CIS 芯片占比為27%,射頻器件占比為11%,而增速最快的主要為射頻及 CIS 芯片需求。

9.png

  ▲成熟制程晶圓需求趨勢

10.png

  ▲成熟制程晶圓需求驅動力結構

  成熟制程增長的驅動因素一:受益 5G、新能源汽車等趨勢,全球電源管理芯片市場穩(wěn)步發(fā)展。

  受益 5G、新能源汽車等趨勢,全球電源管理芯片市場穩(wěn)步發(fā)展,預計復合增速高達 6.86%。隨著新能源汽車、5G 通信等市場持續(xù)成長,對電源管理芯片的功耗、效率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全球電源管理芯片市場將持續(xù)受益。根據(jù)MarketWatch預測,預計到2025年全球電源管理芯片市場規(guī)模將達到408億美元,年復合增長高達6.86%。

  隨著國產電源管理芯片技術提升及進口替代需求,中國電源管理芯片需求保持快速增長。在模擬IC領域,電源管理芯片占據(jù)半壁江山,已經形成了一個相對穩(wěn)定的市場。根據(jù)中商產業(yè)研究數(shù)據(jù),中國電源管理芯片市場規(guī)模由2012年的431億元增長至2018 年的682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為7.95%,預計至 2020 年市場規(guī)模需求將近780億元。未來幾年,隨著中國國產電源管理芯片在新領域的應用拓展以及進口替代,預計國產電源管理芯片市場規(guī)模將以較快速度增長。

11.png

  ▲全球電源管理芯片市場規(guī)模(億美元)

12.png

  ▲中國電源管理芯片市場規(guī)模(億美元)

  新能源汽車銷量快速增長,驅動電源芯片需求加快。今年以來,新能源汽車銷量呈現(xiàn)較快增速。2020年10月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為34.10萬輛,同比增長128%。新能源汽車的爆發(fā)增長驅動了電源管理芯片需求。2020年10月末,國務院出臺政策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車產業(yè)發(fā)展,IDC 認為受到政策推動等因素, 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將在未來 5 年迎來強勁增長,2020-2025 的年均復合增長率將達36.1%。

  全球 5G 滲透率提升,5G手機對電源管理芯片要求更高。隨著消費電子品牌龍頭推出多款 5G 手機,今年起 5G手機銷量顯現(xiàn)明顯提升。2020 年 10 月,中國5G手機出貨量為 1676 萬部,同比增長572%,且 Q3-Q4 中國5G手機出貨量同比增速始終保持在高水平。根據(jù)IDC最新預測,2020 年全球 5G 手機出貨量將達3.06億部,2020-2024 年復合增速高達 33.41%。

13.png

  ▲新能源汽車月度銷量及同比趨勢

14.png

  ▲ 5G 手機月度出貨量及同比趨勢

  功率半導體主要涉及 40/45nm 及以上的成熟制程,總體需求呈現(xiàn)穩(wěn)步增長。功率半導體主要涉及 40/45nm 及以上的成熟制程。40/45nm 以及 65nm 主要應用于平板、汽車、電腦、音頻系統(tǒng)、醫(yī)療設備及家庭應用;90nm、0.11/0.13nm,主要應用于智能手機電源管理;0.15/0.18nm、0.25nm 及以上主要應用于通訊設備、電腦等電源管理芯片。

15.png

  ▲電源管理芯片的主要成熟制程

16.png

  ▲電源管理芯片成熟制程需求量級(萬片)及增速

  成熟制程增長的驅動因素二:機器視覺需求升級,驅動 CIS 芯片提升。

  機器視覺需求升級,驅動CIS傳感芯片市場需求提升。根據(jù)Yole數(shù)據(jù)統(tǒng)計顯示,19Q4 全球 CIS 營收創(chuàng)歷史新高,達到 57.46 億美元,主要由于銷量的增長及ASP 提升,其中 ASP 有望超過 3 美金,并且近 2 年將維持 8~12%幅度提升,受到疫情影響 2020 年消費電子市場預計出貨量有所放緩,但隨著全球疫情未來逐步得到控制,經濟獲得復蘇,攝像頭量價齊升趨勢仍將延續(xù)。

17.png

  ▲CIS 季度市場規(guī)模(億美元)及同比(%)

18.png

  ▲ CIS 年市場規(guī)模(億美元)及同比(%)

  IDC 預計 2020 年平均每部手機搭載攝像頭顆數(shù)可達 5 顆,且這一增長趨勢仍在繼續(xù)。根據(jù) IDC 及行業(yè)數(shù)據(jù)統(tǒng)計,2019 年全球智能手機攝像頭總數(shù)達到 44億顆,平均每部手機搭載攝像頭顆數(shù)達 3.21 顆。2019 年三星 A9S、諾基亞 9PureView 分別成為第一款搭載四攝和五攝的手機,手機多攝趨勢增長,主要來自多功能驅動,例如”高清“、”廣角“、”長焦“、”微距“和”虛化“等各類攝像頭提供更多場景應用,并促進多攝視覺解決方案市場規(guī)模穩(wěn)步增長,IDC 預計 2020 年平均每部手機搭載攝像頭顆數(shù)可達 5 顆,且這一增長趨勢仍在繼續(xù)。

19.png

  ▲2014-2021 全球智能手機單部搭載攝像頭數(shù)量變化

20.png

  ▲CIS 產品銷售單價(美元)及增長率

  CIS 芯片主要涉及 40nm 以上成熟制程,未來晶圓制程需求呈現(xiàn)較快增長。40/45nm 以及 60nm 主要應用于智能手機;而 90nm、0.11/0.13um、0.15/0.18um、0.25um 及以上主要應用于數(shù)碼相機、錄像機、PC 攝像頭、數(shù)字電視、玩具、安防系統(tǒng)及其他便攜設備 。

21.png

  ▲CIS 芯片的主要成熟制程

22.png

  ▲ CIS 芯片成熟制程需求量級(萬片)及增速

  成熟制程增長的驅動因素三:5G 驅動射頻芯片需求爆發(fā)。

  5G 時代到來,在無線通信中,射頻前端作為核心設備,將無線電磁波信號與數(shù)字信號進行相互轉換。其中,功率放大器(PA)負責放大發(fā)射通道中的射頻信號,其性能直接決定信號的強弱、穩(wěn)定性等重要因素,左右了終端的用戶體驗。在基站側,隨著 5G 通信頻率變高,數(shù)據(jù)量增加,對射頻器件提出了高傳輸速度、高頻率且低功耗的性能要求。目前,GaAs 是 PA 的主要材料、GaN 等材料為基的高頻器件主要應用于基站通信等場景中。

23.png

  ▲5G 通信高速傳輸需求

24.png

  ▲不同材料射頻器件的頻率及功率范圍

  射頻前端模組介于天線部分與收發(fā)組件之間,主要包括功率放大器(Power Amplifier)、天線開關(Antenna Switch)、濾波器(Filter)/雙工器(Duplexer)、低噪聲放大器(LNA)等器件及基帶芯片。進入 5G 階段,信號頻段數(shù)量增加,從手機端看,每增加一個頻段,對應增加 1 個 PA,1 個雙工器,1 個射頻開關,1 個 LNA 和 2 個濾波器。相應地,射頻器件數(shù)量將大幅增加,從射頻前端單機價值量上看,4G 到 5G 手機射頻前端價值從單機 18 美元提升至 25 美元,增加39%左右。其中,濾波器為占比最大的業(yè)務板塊,根據(jù) Yole 預計,至 2022 年濾波器在射頻前端收入中占比將增至 66%,功率放大器 PA 占比約 20%,射頻開關約 7%,調諧器約 5%。

  根據(jù)Trendforce預測,2020年5G手機生產量約2.35億臺,市場滲透率約18.9%,隨著全球運營商繼續(xù)進行 5G 基礎設施建設推進,預計 2021 年,5G 手機市場滲透率將提高至 37%,約 5 億臺。隨著 5G 市場放量,射頻前端器件將迎來增長機會,根據(jù) Yolé預測,2018-2025 年全球射頻前端的市場規(guī)模將由 150 億美元增長到 258 億美元,整體年復合增速達 5%,其中 PA 模組市場將翻倍。

25.png

  ▲2019-2023 年全球智能手機市場生產量趨勢(億部)

26.png

  ▲ 2018-2025 年射頻前端器件市場空間預測(億美元)

  射頻芯片涉及的成熟制程為 28nm 以上,未來晶圓制程需求呈現(xiàn)較快增長。射頻芯片涉及的成熟制程為 28nm 以上,其中 40/45nm 主要應用于汽車電子、低電壓低功耗物聯(lián)網(wǎng)芯片、WIFI、藍牙、GPS、NFC 等芯片;65nm 主要應用于網(wǎng)絡通信設備等。此外,射頻芯片還涉及16/20nm 的先進制程,應用于高端手機WIFI、藍牙、NFC、5G 毫米波、汽車電子及物聯(lián)網(wǎng)。

27.png

  ▲射頻的主要成熟制程

28.png

  ▲射頻芯片成熟制程需求量級(萬片)及增速

  03.

  中國半導體產業(yè)鏈旗手,未來可期

  中芯國際晶圓代工位列全球第五,代表中國大陸最先進水平。2019 年中芯國際市場份額約 5%,位列全球第 5,在國內市場份額為 16%,位列全球第 2,在大陸晶圓代工廠中排名第一。

29.png

  ▲2019 年全球晶圓代工格局

30.png

  ▲ 2019 年中國晶圓代工格局

  公司成熟工藝節(jié)點提供主要營收。0.15/0.18um 的成熟制程一直是公司的主要收入,近年來 55/65nm、40/45nm 等節(jié)點占比開始提升,28nm 及 14nm 占比相對較低。公司 14nm FinFET 成功實現(xiàn)量產,14/28nm 在 20Q3 營收占比提升至 14.6%,F(xiàn)inFET 目前客戶導入順利,先進制程階段工藝的突破有望打開廣闊的市場。

  公司成熟制程產能不斷提升。公司產能整體呈現(xiàn)穩(wěn)步增長趨勢,2015 年~2016 年公司獲得大基金和紫光集團等國家資本支持,產能顯著增長,月產能達到約 20 萬片(折算 12 英寸)。2020 年 7 月公司成功登陸科創(chuàng)板,成功募資 450 億人民幣,并加速資本開支及產能擴充,2020年3季度末公司產能達到約23萬片(折算12英寸),產能呈現(xiàn)加速成長。

31.png

  ▲中芯國際主要產能趨勢

32.png

  ▲中芯國際各制程工藝營收占比(%)

  公司成熟制程市場競爭力較好,盈利能力逐步提升 。公司成熟制程市場技術能力較好,已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測算公司當前成熟制程的ASP(12 寸)約為 1600 美元,超過包括聯(lián)電、世界先進、華虹等晶圓代工廠,顯現(xiàn)公司晶圓代工技術能力位列中上游水平,但相比晶圓代工龍頭企業(yè)臺積電的成熟制程 ASP 約 2600美元,仍有一定差距。

  2020 年以來公司盈利能力提升顯著,對標國際晶圓廠龍頭,仍有提升空間。2020年中芯國際季度毛利率達到 24%~27%,同比大幅提升約 6~9pct,主要由于下游需求旺盛,公司成熟制程技術能力及產能利用率提升所致。公司毛利率基本處于中上游水平,但與臺積電及世界先進等相比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33.png

  ▲公司成熟制程 ASP 橫向對比

34.png

  ▲公司成熟制程毛利率對比(%)

  產能供不應求,公司成熟制程 ASP 加速上升勢頭 。國產替代需求優(yōu)先選擇公司,目前公司基本滿產,訂單能見度到 2021 年中。隨著近年來國產芯片替代需求加速,芯片設計企業(yè)優(yōu)先選擇中芯國際作為第一代工廠商。公司自 2017 年產能利用率低點之后,呈現(xiàn)穩(wěn)步回升,2019 年達到 95%以上,2020年 Q1 達到 100%。隨著公司 14nm 率先突破,公司整體銷量增速數(shù)據(jù)呈現(xiàn)較快增長。

35.png

  ▲公司近年來產能利用率顯現(xiàn)提升

36.png

  ▲公司近年來出貨量同比增長趨勢

  公司前期 ASP 呈現(xiàn)下降趨勢,20Q3 起隨著景氣度提升,ASP 重現(xiàn)上升態(tài)勢。公司成立之初,在 CEO 張汝京的帶領下嘗試突破先進制程節(jié)點,整體 ASP 維持在2000 美元左右。后由于公司改變產品結構,著力于成熟制程,ASP 水平呈現(xiàn)下降趨勢。2019 年 Q4 開始,受益于產業(yè)景氣度提升,公司 ASP 逐步回升,2020 年Q3 增至 1724 美元。

37.png

  ▲ 公司成熟制程 ASP 趨勢

  作為”中國芯“龍頭,中芯國際肩負著民族科技產業(yè)崛起的希望。作為全球第四家,國內第一家追趕先進制程晶圓代工廠,中芯國際對國家而言,具有重要戰(zhàn)略意義。隨著 5G、新能源車及物聯(lián)網(wǎng)等需求爆發(fā),公司14nm產能的不斷提高,中芯國際在國際芯片代工廠的地位會進一步提升。未來,隨著”摩爾定律“的逐步終結,先進制程發(fā)展會越來越慢,我國芯片產業(yè)會迎來追趕的最佳時機,中芯國際突破 14nm 工藝后,在國內芯片設計的巨大替代市場需求下,有望推動公司加速崛起。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chuàng)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chuàng)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lián)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lián)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aet@chinaaet.com。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