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測試測量 > 業(yè)界動態(tài) > 中國科學院精密測量院提出原子量子計算新架構

中國科學院精密測量院提出原子量子計算新架構

讓每個量子比特各有一束光
2025-11-05
來源:C114通信網(wǎng)

近日,中國科學院精密測量科學與技術創(chuàng)新研究院詹明生、許鵬團隊在中性原子量子計算領域取得重要進展。該團隊創(chuàng)新性提出并在實驗上演示了一種基于光纖陣列的原子量子計算新架構,成功解決了中性原子體系中尋址操控同時兼具高并行、高速率、高穩(wěn)定性的挑戰(zhàn),相關成果以“A fiber array architecture for atom quantum computing”為題發(fā)表在國際學術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導語

量子計算被認為是下一代信息革命的關鍵技術。中性單原子陣列因為可擴展、高保真門操作、相干時間長、連接可重構,被普遍視為最有希望邁向大規(guī)模、容錯量子計算的平臺之一??墒牵胝嬲熬幊獭边@些原子,首先要精準點名每一個量子比特——這叫尋址。尋址做得好不好,直接影響整臺量子計算機的速度與穩(wěn)定性。

現(xiàn)狀與難點

現(xiàn)有的主流做法大致有兩類:

·“原子找激光”:把原子在不同功能區(qū)之間“穿梭”來實現(xiàn)操作。優(yōu)點是連接靈活、并行度高;缺點是移動會帶來空檔時間與加熱,復雜運算易被拖慢。

·“激光找原子”:用聲光器件(AOD)快速轉(zhuǎn)動強聚焦光束,輪流照射不同原子。優(yōu)點是速度快;但要同時操作許多原子就吃力,而且長期精準對準不容易。

簡單說,一個偏向“并行與靈活”,一個偏向“切換速度”,很難兩全。

我們的新辦法:每個比特都有“獨立光通道”

研究團隊提出并實驗證明了一種基于光纖陣列的原子量子計算新架構:

·一比特一通道:給每個量子比特配一條獨立光纖控制通道;

·兩束光同路:負責“抓住原子”的囚禁光,和負責“操作原子”的尋址光,走同一條光路并聚焦到同一點;

·天然對準、互不打擾:等于給每個原子配備上了自己的“專屬通道”,對準關系天然成立,彼此之間不搶道。

這意味著:可以同時對很多比特下達不同指令(高并行),無需排隊等待(幾乎零閑置),而且長期運行更穩(wěn)定。

關鍵實驗進展

在原型系統(tǒng)中,團隊在光纖陣列形成的光阱里穩(wěn)定囚禁了 10 個單原子,并且首次在二維原子陣列中展示了高保真的“任意單比特門”并行操控;同時清晰觀測到兩原子的里德堡阻塞效應——這是實現(xiàn)高保真兩比特門的關鍵物理基礎。更重要的是,這個架構可以通過復制通道來擴大規(guī)模,并且兼容集成光子芯片,為邁向大規(guī)模中性原子量子計算鋪平道路。

同行評價(審稿人摘錄)

“This is a nice piece of work providing a new way to build neutral atom quantum computers. I believe this work has important and direct contributions to the quantum computing community. It also impacts widely to the study of quantum simulation, light-matter interaction, and quantum information sciences. ”

“這是一項出色的工作,為構建中性原子量子計算機提供了新途徑。我認為該研究對量子計算領域具有重要而直接的貢獻,同時也將對量子模擬、光–物質(zhì)相互作用以及量子信息科學的研究產(chǎn)生廣泛影響?!?/p>

該研究工作得到了科技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中國科學院、湖北省等支持。


subscribe.jpg

本站內(nèi)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chuàng)文章之外,轉(zhuǎn)載內(nèi)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站贊同其觀點。轉(zhuǎn)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chuàng)文章及圖片等內(nèi)容無法一一聯(lián)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nèi)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jīng)濟損失。聯(lián)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