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电源技术 > 设计应用 > 适用于绿色电源适配器解决方案的准谐振反激式控制器
适用于绿色电源适配器解决方案的准谐振反激式控制器
摘要: 无论在满负载、中等负载和轻负载条件下,具备数字降频特性的QR工作模式都可获得极高的能效。利用主动突发模式特性,可将在265V(交流)输入电压条件下的待机功耗限制在100mW以下。这使设计可轻而易举地满足相关标准要求,例如EPA2.0 Level V标准。
Abstract:
Key words :

1      前言

  電源適配器主要是指電源轉換裝置,將來自墻壁插座的高壓交流電轉換成PDA、筆記本、MP3播放器、無繩電話、手機等各種電子產(chǎn)品使用的低壓直流電。

  表1顯示了針對外部電源適配器的最新的EPA 2.0 Level V標準。該表重點介紹了平均能效和空載功耗以及輕載功耗。

  表1針對外部電源適配器的EPA 2.0 Level V標準

   Level V

  標稱功率輸出(Pno

  無負載功率

  0 W 至 <50W

  ≤0.5W (交流至交流)

  ≤0.3W(交流至直流)

  ≥50W 至≤50W

  ≤0.5W

  標稱功率輸出(Pno

  平均工作能效

  0W至 ≤1W

  標準: ≥0.480*Pno+0.14

  低壓: ≥0.497*Pno+0.067

  >1W 至 ≤49W

  標準≥[0.0626*Ln(Pno)]+0.622

  低壓:

  ≥ [ 0.0750*Ln(Pno)]+0.561

  >49W 至 250W

  標準:≥0.870

  低壓: ≥0.860

  為此,英飛凌針對綠色電源適配器解決方案開發(fā)出全新具備數(shù)字降頻、主動突發(fā)模式和折返校正等特性QR PWM IC ICE2QS03G。

2                      CCM DCM與QR工作模式對照

  反激式轉換器廣泛應用于交流/直流電源,尤其適用于輸出功率低于150W的電源。單開關反激式轉換器具備三種基本工作模式:連續(xù)導通模式(CCM)、斷續(xù)導通模式(DCM)和準諧振(QR)模式。這三種工作模式都具備各自的優(yōu)缺點。

2.1                  連續(xù)導通模式

  圖1a是典型的CCM工作波形。 轉換器的輸入功率是:

                (1)                                                                      (1)

  由于電感器存儲的電能不完全轉移到二次側,因此在相同條件下,CCM工作模式所需的電感通常高于DCM工作模式所需的電感。此外,更高的電感意味著主側開關電流具備較低的交流/直流轉換率,因此獲得更低的導通損耗。不過,隨著原邊電感值的升高,變壓器的磁損耗也會增大,因此在開關導通損耗和變壓器導通損耗之間需折衷考慮。

  此外,在占空比大于0.5的條件下,為避免次諧波振蕩,需要加入斜率補償功能。由于高壓輸入下,導通時間較短,高壓下的補償值低于低壓下的補償值。這將使高壓下的最大輸出功率遠遠高于低壓下的最大輸出功率。實際上,采用CCM工作模式的SMPS IC針對某個具體的設計只具備一條補償曲線。如果設計發(fā)生變化,最大功率限制性能也會隨之變化。

2.2                  斷續(xù)導通模式

  圖1b是采用D CM工作模式的反激式轉換器的典型工作波形。 該轉換器的輸入功率是:

 

                       (2)                                                                                             (2)

  如上所述,在MOSFET導通期間電感存儲的電能在MOSFET關斷期間完全轉移至次側。最大功率只與電感、開關頻率和峰值電流有關。對于采用固定頻率的設計,在不同輸入電壓條件下,很容易通過使最大峰值電流保持不變來限制系統(tǒng)的最大輸入功率。

2.3                  自由運行準諧振模式

  圖1c是 在QR工作模式下的典型工作波形。該轉換器的輸入功率是:

                        (3)                                                                                                  (3)

  在變壓器二次側電流為零時,原邊主電感和漏源及線路的寄生電容發(fā)生諧振,功率開關只在漏源電壓的最低點開通。在這種條件下,開關頻率由輸出負載和輸入電壓決定。如果峰值電流限制保持不變,在高輸入電壓條件下,開關頻率將大幅提高。這將導致在高壓下很高的最大輸入功率。

  

圖1反激式轉換器在不同工作模式下的典型工作波型

  圖1反激式轉換器在不同工作模式下的典型工作波型

  

3                     ;  ICE2QS03G 特性

  由于導通電壓更低,未加限頻的QR工作模式雖然具備較低的開通損耗。但是,在輕載條件下,開關頻率很高,效率下降的很快。因此,在這些條件下,需要限制開關頻率。英飛凌的數(shù)字降頻(獲得專利)概念由此被開發(fā)出來。

3.1                  數(shù)字降頻概念 [2]

  對于QR工作模式而言,開關周期包括三個部分:導通時間(Ton)、關斷時間(Toff)和半諧振周期(Tres)。根據(jù)變壓器主側電感器的伏特-秒平衡,Ton和Toff 可利用(4) 和 (5)等式計算,諧振周期利用(6)等式計算。在(6)等式中,Cds 為MOSFET的漏-源極等效電容。

                              (4)                                                                                                 (4)

                            (5)                                                                                                 (5)

                     &n bsp;        (6)                                                                                                 (6)

 

  這就解釋了為什么當負載減小或輸入電壓升高的情況下,開關頻率會提高。這是開關電源所不希望見到的,因為高開關頻率會導致高開關損耗。為了限制開關頻率,英飛凌開發(fā)出數(shù)字降頻方法,確保不在第一個諧振谷點,而是在第二個、第三個、甚至在第七個谷點進行操作——這主要取決于負載條件。

  事實上,ICE2QS03G的內(nèi)部有一個寄存器,稱為ZC計數(shù)器。該計數(shù)器可決定在哪個谷點打開MOSFET。通過監(jiān)控反饋電壓可調(diào)節(jié)寄存器的值。當負載電流變小時,可通過控制回路降低反饋電壓,從而提高ZC計數(shù)器值,降低開關頻率。當負載電流增大時,ZC計數(shù)器值將變小。表3詳細介紹了ZC計數(shù)器的變化的工作原理,圖2通過三個例子,說明ZC計數(shù)器如何隨著反饋電壓變化而變化。

  由于采用可變ZC計數(shù)器和谷底開通,當輸出負載降低時,轉換器的實際開關頻率會下降,如圖3所示。

  表3 ZC調(diào)節(jié)方法

  條件

  /下計數(shù)器

  Vfb 始終低于VRL

  +1 最大 7

  Vfb 有時高于 VRL ,但始終低于VRH

  無變化

  Vfb有時高于VRH,但始終低于 VRM

  -1 最小1

  Vfb 有時高于 VRM

  設置為1

  

圖注:Clock: 時鐘;Up/Down counter: 上/下計數(shù)器; case1: 例1;Case 2 : 例2;Case 3: 例3  

  圖注:Clock: 時鐘;Up/Down counter: 上/下計數(shù)器; case1: 例1;Case 2 : 例2;Case 3: 例3

  圖 2 數(shù)字降頻

圖注:Switching frequency: 開關頻率;Active burst mode: 主動突發(fā)模式;Free-running QR: 自由運行QR;Output power: 輸出功率  

  圖注:Switching frequency: 開關頻率;Active burst mode: 主動突發(fā)模式;Free-running QR: 自由運行QR;Output power: 輸出功率

  圖 3 基本QR與英飛凌QR的開關頻率對照

  

3.2                  主動突發(fā)模式(已獲專利)

  在輕載條件下,主要損耗是開關損耗和變壓器磁損耗。兩者都與開關頻率有關。突發(fā)模式和跳周期模式是廣泛采用的兩種方法。通過采用突發(fā)模式和跳周期模式降低輕載開關頻率,可大幅提高能效。

  圖4為主動突發(fā)模式的運行情況。要想進入突發(fā)模式,必須滿足三個條件。第一,反饋電壓必須低于預設的閾值VFBEB——設置進入突發(fā)模式的功率。第二,ZC上/下計數(shù)器的值必須等于7,確保轉換器處于輕載條件。最后,屏蔽時間應為24毫秒,避免由于一些可能出現(xiàn)的瞬變引起的干擾。

  若要退出突發(fā)模式,反饋電壓應高于預設的閾值VFBLB。在主動突發(fā)模式運行過程中,當反饋電壓高于V FBBOn時,IC將啟動開關操作。當反饋電壓低于VFBBOff時,IC將停止開關操作。

  VFBBoff 為3.0V,VFBBOn 為3.6V。該電壓閾值遠高于傳統(tǒng)突發(fā)模式的閾值,可節(jié)省IC和反饋回路光電耦合器的能耗。由于其具備較高的電壓電平,因此具備出色的抗噪性能。相對于突發(fā)模式,這種運行更加穩(wěn)定,從而實現(xiàn)更高的能效。

  圖4 主動突發(fā)模式運行:Enter bu rst: 進入突發(fā)模式;Burst On: 突發(fā)模式打開;Burst off: 突發(fā)模式關閉;Leave Burst: 退出突發(fā)模式,Current limit level during burst mode: 在突發(fā)模式運行過程中的電流限值水平

 

  

  

圖4 主動突發(fā)模式運行

3.3                  最大功率限制(帶折返校正功能)

  Pin 與 Ipk 和 fsw成比例, 而Ipk 受電流采樣限值Vcs的限制。根據(jù)(4)等式,我們可以看到fsw 與Vin成比例。當線路電壓升高時,轉換器輸入功率會變得很大。當線路電壓升高時,需要限制電流采樣水平,從而限制最大輸入功率。對于ICE2QS03G而言,可通過ZC管腳輸出的電流獲得輸入電壓信息。這是因為,輔助繞組可感應與輸入電壓成比例的負電壓。由于ZC管腳在內(nèi)部被鉗位到-0.3V,因此ZC管腳的輸出電流與輸入電壓成比例,如等式(12)所示。通過調(diào)節(jié)Vcs值,可有效限制最大輸入功率。圖5為檢測電路。該IC采用了數(shù)字比較電路。圖6為最大Vcs限值VS輸入電壓(與Izc成正比)。

                   (12)                                                                                                             (12)

圖 5折返校正檢測  

  圖注:Foldback point correction block: 折返校正塊;Current limitation: 電流限制

  圖 5折返校正檢測

圖 6 Vcsmax VS 輸入線路電壓  

  圖 6 Vcsmax VS 輸入線路電壓

3.4                  損耗計算

  表4為65W適配器在115V和 230V(交流)條件下的各種損耗分布情況

  

  表 4 損耗分布

  

圖注:Loss distribution: 損耗分布;Power: 功率; Loss name: 損耗名稱

  圖注:Loss distribution: 損耗分布;Power: 功率; Loss name: 損耗名稱

4                      結論

  本文對反激式轉換器的結論是,無論在滿負載、中等負載和輕負載條件下,具備數(shù)字降頻特性的QR工作模式都可獲得極高的能效。利用主動突發(fā)模式特性,可將在265V(交流)輸入電壓條件下的待機功耗限制在100mW以下。這使設計可輕而易舉地滿足相關標準要求,例如EPA2.0 Level V標準。

此內(nèi)容為AET網(wǎng)站原創(chuàng),未經(jīng)授權禁止轉載。

相關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