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S|傳感技術(shù)相關(guān)文章 利用超声波来测血压 准确快捷且人体不会感觉到疼痛 现在,医生们都在使用超声波,就像蝙蝠一样,利用多普勒效应检测体内血液流动的情况。但这种技术目前还不能用于检测那些血液流通缓慢、病症多发的小血管流动情况。不过音爆技术可以通过加热一小滴血液,从而完成对其观察。 發(fā)表于:2018/12/30 澳大利亚进行可穿戴技术试点项目 可监测驾驶员疲劳状态 据外媒报道,澳大利亚昆士兰货运协会(Queensland Trucking Association)和布里斯班港(the Port of Brisbane)正在进行一项为期12个月的可穿戴技术试点项目,该技术可监测卡车驾驶员疲劳程度。布里斯班是澳大利亚最繁忙的集装箱港口之一,每年处理约122万个20英尺的集装箱。 發(fā)表于:2018/12/30 美首颗第三代GPS卫星发射成功 定位精度提高至1米 12月23日,SpeceX公司使用“猎鹰”9火箭成功发射美国空军首颗第三代GPS卫星(全球定位导航卫星),此次使用的“猎鹰”9Block5版本是一次性火箭,不会进行一级火箭进行回收。 發(fā)表于:2018/12/30 中国北斗三号基本系统建成 开始提供全球服务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闻发言人冉承其。摄影:李晋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李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闻发言人冉承其27日在北京宣布,中国北斗三号基本系统完成建设,于当天开始提供全球服务,标志着北斗系统服务范围由区 ... 發(fā)表于:2018/12/30 ZALA无人机可全天候监视在北极航行的船只 俄罗斯进军北极的脚步并没有减慢:近日,俄罗斯宣布已成立一支专门负责北极考察的集团军;在此之前,俄罗斯军火商发布了一款专门用于北极巡逻的无人机,可“在62英里以外收集有关船只的信息,对周边地区提供全天候安全保障”。 發(fā)表于:2018/12/30 光纤温度传感器在超声波治疗仪中的应用 随着经济水平的逐步提高、健康意识的整体增强、生活方式的全面改进以及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速,人们对健康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急剧增长。当前,美国、法国和德国的健康消费支出占GDP比重均超过10%,英国、日本、澳大利亚在10%左右。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健康产业规模仍然较小,占GDP比重不足5%,健康需求正由“温饱型”向“小康型”加速转变,生命健康日益扩大需求带来对生物医疗设备产业的新需求。 發(fā)表于:2018/12/29 比手环监测更灵敏 新款睡眠质量检测仪长这样 科学家们发现,获得适当的睡眠似乎有助于我们的免疫系统发挥最佳功能。当我们的身体休息时,T细胞会在我们的身体内游走。其他免疫细胞也可以更好地休息。 發(fā)表于:2018/12/29 哈佛大学开发出具有生物相容性的柔性可穿戴传感器 人体的手和手指是我们不同生理学指标的诊断窗口。手部活动和握力可以反应人体整体健康状况。 發(fā)表于:2018/12/29 用指纹解锁的汽车来了,车钥匙要消失了吗? 手机解锁从指纹识别进化到面容识别,现在路上跑的汽车也开始用上指纹解锁了。 發(fā)表于:2018/12/29 奔驰、宝马等大型汽车制造商瞄准生物识别技术 据外媒报道,汽车行业一直在引进新技术,汽车制造商们推广自动驾驶理念的尝试,正是汽车行业突破极限,积极进取的最佳例证。现在,科技巨头们正通过大量创新和技术开发汽车行业,在汽车中应用生物识别技术也就不足为奇了。相比其他行业,汽车业正在加速确定生物识别技术特性,以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 發(fā)表于:2018/12/29 七成靠进口,中国传感器任重道远 传感器最早出现于工业生产领域,主要被用于提高生产效率。随着集成电路以及科技信息的不断发展,传感器逐渐迈入多元化,成为现代信息技术的三大支柱之一,也被认为是最具发展前景的高技术产业。 發(fā)表于:2018/12/27 真正的汽车0级EEPROM支持下一代汽车特性 数字世界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我们可以轻松地创建、交换、存储、检索和操作二进制信息。如果电子产品仍然完全依赖模拟数据,那就不那么先进了;行业还没有创造一种方法来可靠地存储原始形式的模拟数据,至少没有一种能够与数字存储的密度和耐久性相当的方式,而且在未来也不太可能在这个方向上投入太多的精力。虽然这需要将信息在数字和模拟间相互转换,但数字数据的可重复性使得这负担很小。 發(fā)表于:2018/12/27 中国首家! 意行半导体推民用毫米波雷达MMIC解决方案 据中国台湾媒体报道,据厦门意行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IMsemi Technology)首席执行官兼首席技术官杨守军表示,其公司产品已经广泛被车载雷达、无人机、智能交通雷达和安保雷达等领域的知名公司所采用。意行半导体于2010年成立,是中国第一家致力于研发民用毫米波雷达MMIC(单片微波集成电路)的高科技公司。 發(fā)表于:2018/12/27 风光将成未来支柱电源 2020年实现5%弃风弃光率目标挑战大 在近日举办的多个论坛上,业内专家围绕风电光电目前发展现状、政策环境、未来趋势等问题,做出了大致相同的研判。记者不断听到,“风电光电将成为主体电源”、“我国新能源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补贴退坡短期放缓风电光电增速”“弃风弃光比例会逐年下降”“需要调整风电光电发展规模”的论断。 發(fā)表于:2018/12/26 全球传感器和连接器巨头TE:自动驾驶传感技术如何演进 数千亿个连接器与传感器被嵌入规模庞大的联网物理设备中,源源不断地采集、汇总和输送海量数据。无论是远程监测心跳频率和药物服用的先进医疗保健设备,还是生产运行数据实时可见、能提前预警故障的自动化流水线,抑或能用手机启动关闭的智能家居系统,以及方兴未艾的自动驾驶/无人驾驶,但凡有电力、信号、数据流动之处都有连接与传感的身影。 發(fā)表于:2018/12/25 <…8687888990919293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