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嵌入式技術 > 設計應用 > 4天線超高頻RFID讀寫器核心模塊設計
4天線超高頻RFID讀寫器核心模塊設計
2015年微型機與應用第5期
張亞軍,陶 怡,胡建晨
(西安航天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陜西 西安 710065)
摘要: 為了提高RFID讀寫器的群讀能力、輻射范圍、讀取率,讀取標簽時不受標簽方位的影響,本文基于Impinj R2000讀寫器芯片,使用RFMD公司生產(chǎn)的RF1604DS芯片完成了一款4天線端口讀寫器核心模塊的硬件設計。該模塊符合ISO18000-6C等物聯(lián)網(wǎng)相關主流標準,工作頻率范圍為860 MHz~960 MHz可調(diào),各天線輸出端輸出功率大于30 dBm,可實現(xiàn)遠距離讀寫標簽。通過專用測試工具對模塊內(nèi)部寄存器進行相關設置后,可以實現(xiàn)4天線的讀、寫操作功能。最后,通過信號分析儀對各天線端在不同功率需求下進行了現(xiàn)場測試,同時在應用現(xiàn)場進行了實際應用。結(jié)果表明:4個天線端功率輸出功率高,輻射范圍大,讀取標簽距離遠,能滿足實際需求,具有很好的市場前景。
Abstract:
Key words :

  摘  要: 為了提高RFID讀寫器的群讀能力、輻射范圍、讀取率,讀取標簽時不受標簽方位的影響,本文基于Impinj R2000讀寫器芯片,使用RFMD公司生產(chǎn)的RF1604DS芯片完成了一款4天線端口讀寫器核心模塊的硬件設計。該模塊符合ISO18000-6C等物聯(lián)網(wǎng)相關主流標準,工作頻率范圍為860 MHz~960 MHz可調(diào),各天線輸出端輸出功率大于30 dBm,可實現(xiàn)遠距離讀寫標簽。通過專用測試工具對模塊內(nèi)部寄存器進行相關設置后,可以實現(xiàn)4天線的讀、寫操作功能。最后,通過信號分析儀對各天線端在不同功率需求下進行了現(xiàn)場測試,同時在應用現(xiàn)場進行了實際應用。結(jié)果表明:4個天線端功率輸出功率高,輻射范圍大,讀取標簽距離遠,能滿足實際需求,具有很好的市場前景。

  關鍵詞超高頻射頻識別;讀寫器模塊;R2000;4天線;RF1604DS

0 引言

  射頻識別技術(RFID)是一種利用無線射頻技術在讀寫器和標簽之間進行非接觸雙向數(shù)據(jù)傳輸,以達到目標識別和數(shù)據(jù)交換目的的自動識別技術[1]。近年來,超高頻射頻識別技術(UHF)發(fā)展迅速,在國內(nèi),UHF RFID的實際應用已涉及多個方面[2-3]。目前,已有一大部分企業(yè)自主研發(fā)出UHF讀寫器,如西安航天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深圳遠望谷、深圳拙進等公司。

  傳統(tǒng)RFID讀寫器僅限于單通道或2通道讀取標簽,這使得RFID讀寫器群讀能力、輻射范圍、讀寫方位等受限。因此,本文設計出4天線RFID讀寫器核心模塊,目的是提高RFID讀寫器的群讀能力、輻射范圍,讀取標簽時不受標簽方位的影響,實現(xiàn)瞬間內(nèi)讀取多張標簽,提高讀取標簽數(shù)量,以保證識別率,使用戶在較少設備下實現(xiàn)高性能的讀取效果,為用戶節(jié)省應用成本。

  本文使用Impinj R2000讀寫器芯片完成標簽的讀、寫操作。為了提高射頻信號的功率,外部使用了功率放大器以增加射頻信號的發(fā)射功率。為了實現(xiàn)4天線射頻信號的輸入、輸出,采用了RFMD公司生產(chǎn)的RF1604芯片作為射頻開關。最后,根據(jù)現(xiàn)場需要,通過信號分析儀對各個天線在不同功率設置下進行了現(xiàn)場測試。測試結(jié)果表明:4個天線端功率輸出均能滿足現(xiàn)場需求,性能良好,符合設計要求。

1 RFID系統(tǒng)概述

  典型的射頻識別系統(tǒng)一般由RFID標簽、RFID讀寫器、外置天線、應用軟件系統(tǒng)及執(zhí)行機構(gòu)等部分組成。其工作原理如圖1所示。

001.jpg

  RFID系統(tǒng)的基本工作原理是[1-2]:RFID讀寫器可以通過外置天線發(fā)射出某一特定頻段的射頻信號;當攜帶載體信息的RFID標簽進入到讀寫器的讀寫區(qū)域時,在RFID標簽內(nèi)會耦合產(chǎn)生感應電流,進而將RFID標簽激活,從而使得RFID標簽攜帶的載體信息通過其內(nèi)置天線發(fā)射出去;當RFID天線接收到此信號時,將此信號傳送到RFID讀寫器進行解碼操作,完成了標簽的讀操作;RFID讀寫器可將解碼后得到的信息傳送到后臺應用軟件系統(tǒng)進行識別,進而可以控制相關執(zhí)行機構(gòu)的動作,以達到自動識別、自動執(zhí)行的目的。

2 讀寫器核心模塊設計

  2.1讀寫器模塊架構(gòu)

  4天線讀寫器模塊架構(gòu)主要由以下模塊組成[4-5]:Impinj R2000讀寫器芯片;主控單元ARM;功率放大器;射頻耦合器;4天線選擇網(wǎng)絡RF1604;各通信接口。具體如圖2所示。

002.jpg

  2.2 RF1604簡介

  RF1604是RFMD公司推出的新型單極四投(SP4T)開關,專為要求極低插入損耗、高功率處理能力和最低直流耗能的開關應用設計。

  RF1604采用非常小巧的2.5 mm×2.5 mm、12引腳且無鉛的QFN封裝。其工作電壓為2.2 V~2.7 V,推薦工作電壓為2.5 V。在0.5 GHz~1.0 GHz時,RF1、RF2、RF3、RF4的插入損耗為0.4 dB~0.55 dB,最大控制功率為+36 dBm。

  RF1604封裝圖如圖3所示。

003.jpg

  各引腳功能如表1所示。

010.jpg

  4天線選擇控制信號真值表如表2所示。

  2.3 射頻輸出硬件電路設計

004.jpg

  硬件電路設計如圖4所示,在射頻開關RF1604的射頻信號輸入、輸出端進行了阻抗匹配設計,在產(chǎn)品調(diào)試時可通過信號分析儀測得的射頻功率信號,通過調(diào)節(jié)線路上的阻容元件以實現(xiàn)輸入、輸出的阻抗匹配操作,保證信號在傳輸過程中能夠?qū)崿F(xiàn)最大功率傳輸。

  2.4 射頻輸出PCB設計

  射頻信號在傳輸過程中,對PCB板的設計提出了更好的要求。如果設計不當,工作時會使電路板內(nèi)的電源電壓和地電平產(chǎn)生波動,導致信號波形產(chǎn)生尖峰過沖、衰減震蕩、反射、串擾等問題,嚴重影響產(chǎn)品的穩(wěn)定性和功能[6]。

  因此,為了減小射頻信號傳輸線路上的回波損耗及消除串擾,在設計PCB時,從布局、布線兩個方面進行設計考慮。

  另外,在布線時,采用了3W規(guī)則法。

  2.5 基于ADS的系統(tǒng)仿真分析

  在設計時采用ADS軟件進行阻抗匹配分析,使得輸出獲得最大的功率信號,提高產(chǎn)品的設計成功率,如圖5所示。

005.jpg

  由圖5的Smith圓圖可以看出,射頻開關與各天線輸出之間的線路阻抗匹配,滿足設計要求。

3 四天線工作軟件部分設置

  4天線UHF RFID讀寫器核心模塊設計完成后,軟件部分設置前向功率、反向功率,其校準曲線如圖6所示。

006.jpg

4 性能測試

  RFID超高頻中國頻段為:920 MHz~925 MHz,根據(jù)實際現(xiàn)場需要,使用專用測試工具分別對1~4號天線的輸出功率、頻率設置為30 dbm、922.5 MHz。

  為驗證4天線RFID讀寫器模塊的輸出功率,采用信號分析儀進行了現(xiàn)場測試,如圖7所示。

007.jpg

  由圖7可以看出,4天線RFID讀寫器1~4號天線的輸出功率性能良好,輸出功率均能滿足設計要求。

  采用矢量網(wǎng)絡分析儀測得超高頻RFID讀寫器模塊4個天線輸出端的Smith圓圖如圖8所示。

008.jpg

  通過圖8可以看出,4天線RFID讀寫器4個天線輸出端在工作頻率為922 MHz時,其阻抗匹配接近50 Ω,符合設計要求。

  另外,根據(jù)現(xiàn)場需求,對15 m以外的標簽進行了批量讀取,通過專用測試工具可以得到RFID讀寫器讀到的標簽類型及標簽數(shù)量,如圖9所示。

009.jpg

  5 結(jié)論

  為了提高RFID讀寫器的群讀能力、輻射范圍、讀取率,讀取標簽時不受標簽方位的影響,本文基于Impinj R2000讀寫器芯片,使用RFMD公司生產(chǎn)的RF1604DS芯片完成了一款4天線端口讀寫器核心模塊的硬件電路原理圖與PCB的設計。同時,對4天線工作時的軟件部分相關寄存器的設置進行了分析,最后通過信號分析儀對天線端在不同功率需求下進行了現(xiàn)場測試,測試結(jié)果表明:4天線UHF RFID讀寫器核心模塊具有良好的性能、輸出功率均能滿足現(xiàn)場需求,符合設計要求,具有很好的市場前景。

參考文獻

  [1] 周曉光,王曉華.射頻識別(RFID)技術原理與應用實例[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6.

  [2] ZELLER K F.射頻識別技術(第三版)[M].吳曉峰,陳大才,譯.北京: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06.

  [3] INC E P C. EPC radio-frequency identity protocols class- 1Generat ion-2 UH F RFID protocol for communications at 860 MHz~960 MHz[S]. 2004.

  [4] 章小城,向偉,徐丹.基于Intel R1000芯片的超高頻手持式讀寫器設計[J].計算機與數(shù)字工程,2008,36(9):198-200.

  [5] 黃志敏,李鵬,高遠.基于Intel R1000的超高頻RFID讀寫器設計[J].現(xiàn)代電子技術,2009,6(16):57-60.

  [6] 黃會雄,袁海鷹.射頻電路PCB板電磁兼容設計方法與技巧[J].產(chǎn)品測試與解決方案,2009,6(16):57-60.


此內(nèi)容為AET網(wǎng)站原創(chuàng),未經(jīng)授權禁止轉(zhuǎn)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