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人工智能 > 設計應用 > 基于邊緣算力和改進YOLOv10算法的智能垃圾分類系統(tǒng)
基于邊緣算力和改進YOLOv10算法的智能垃圾分類系統(tǒng)
電子技術應用
拜合提亞爾·安瓦爾
蘭州大學 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
摘要: 為充分發(fā)揮邊緣算力,實現(xiàn)實時、高效的垃圾識別與檢測,提出了一種輕量化垃圾檢測模型。模型使用ShuffleNetv2作為特征提取網(wǎng)絡,通過通道重排和深度可分離卷積減少計算復雜度,同時保留重要信息。并采用Ghost網(wǎng)絡改進C3模塊,以降低計算負擔提高融合效率。為進一步減小模型參數(shù)量,通過減少模型深度優(yōu)化計算效率。設計了基于累積投票的垃圾分類機制,當垃圾類型識別次數(shù)達到設定閾值時進行分類,并通過串口傳輸結果與控制系統(tǒng)聯(lián)動。實驗結果表明,改進后的模型減少內存占用71.4%,精度損失僅為0.16%,推理速度加快,能耗顯著降低,確保分類結果高效傳輸。
中圖分類號:TP18 文獻標志碼:A DOI: 10.16157/j.issn.0258-7998.256345
中文引用格式: 拜合提亞爾·安瓦爾. 基于邊緣算力和改進YOLOv10算法的智能垃圾分類系統(tǒng)[J]. 電子技術應用,2025,51(11):90-97.
英文引用格式: Anwaer Baihetiyaer. Intelligent garbage classification system based on edge computing power and improved YOLOv10 algorithm[J]. Application of Electronic Technique,2025,51(11):90-97.
Intelligent garbage classification system based on edge computing power and improved YOLOv10 algorithm
Anwaer Baihetiyaer
College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Lanzhou University
Abstract: To fully utilize edge computing power and achieve real-time and efficient garbage recognition and detection, a lightweight garbage detection model is proposed. The model uses ShuffleNetv2 as the feature extraction network, reducing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through channel rearrangement and depthwise separable convolution while preserving important information. And the Ghost network is adopted to improve the C3 module, reduce computational burden and improve fusion efficiency. To further reduce the number of model parameters, the computational efficiency is optimized by reducing the depth of the model. A garbage classification mechanism based on cumulative voting has been designed. When the number of garbage type recognitions reaches a set threshold, classification is carried out, and the results are transmitted through a serial port and linked with the control system.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improved model reduces memory usage by 71.4%, accuracy loss by only 0.16%, accelerates inference speed, significantly reduces energy consumption, and ensures efficient transmission of classification results.
Key words : lightweight model;waste detection;edge devices

引言

隨著經濟的迅猛增長和城市化步伐的不斷加速,城市垃圾問題愈發(fā)凸顯,已然成為當前社會解決的關鍵環(huán)境挑戰(zhàn)之一。統(tǒng)計資料表明,我國城市生活垃圾的年產量已經超出2億噸這一龐大數(shù)量,而且還在逐年遞增,呈現(xiàn)出不斷上升的發(fā)展態(tài)勢。傳統(tǒng)的垃圾處理方式不僅耗費了大量寶貴資源,更對環(huán)境造成了難以忽視的嚴重污染。鑒于此,垃圾檢測作為一種極具潛力的垃圾處理方法,正日益受到社會各界的深切關注與高度重視。

垃圾分類投放對于降低環(huán)境污染程度、提升資源的利用效率以及推動經濟可持續(xù)發(fā)展意義重大。但是,以往的垃圾分類投放大多依賴人工進行分揀,這種方式效率不高,而且工作人員的勞動負擔較重。

伴隨著人工智能和計算機視覺技術的日新月異,將智能技術應用于垃圾分類成為了一種必然趨勢。其中,基于深度學習的垃圾檢測模型因其較高的識別準確率和自動化程度,受到了研究者的青睞。

Redmon等人[1]提出的YOLO系列算法在目標檢測領域取得了革命性的進展,特別是在垃圾檢測的應用中顯示出其高效性和準確性。然而,YOLO系列算法在邊緣設備上的部署面臨著計算資源不足的挑戰(zhàn)。與此同時,Ren等人[2]提出的Faster R-CNN算法在精確度上有所提升,但同樣存在模型體積大、計算復雜度高的問題。在輕量化網(wǎng)絡結構方面,Zhang等人[3]的ShuffleNet和Zhang等人[4]的MobileNetV2都取得了顯著成果,他們通過優(yōu)化網(wǎng)絡結構顯著降低了計算復雜度,但其在垃圾檢測任務中的性能表現(xiàn)和適應性仍需進一步研究。國內研究者在垃圾檢測技術方面也進行了積極的探索。例如,Cai等人[5]提出了改進的激活函數(shù),通過增強模型的非線性表達能力來提高模型對垃圾的識別性能。Wang等人[6]對深度學習在垃圾檢測中的應用進行了全面的調研,指出了當前研究的趨勢和挑戰(zhàn)。Li等人[7]則提出了一種基于YOLOv3的垃圾檢測識別方法,盡管在檢測準確率上有顯著提升,但模型在邊緣設備上的部署仍然受限。在輕量化模型和邊緣計算方面,Chen等人[8]探討了輕量化神經網(wǎng)絡在資源受限的物聯(lián)網(wǎng)邊緣設備上的執(zhí)行效率,而Jacob等人[9]則研究了神經網(wǎng)絡量化技術,以實現(xiàn)整數(shù)算術運算的推理。Sze等人[10]闡述了在邊緣設備上運行深度神經網(wǎng)絡(DNN)的挑戰(zhàn)。這些研究為邊緣設備上的垃圾檢測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持。盡管上述的研究工作已經實現(xiàn)垃圾準確地檢測,但只在本地端進行了測試,未將檢測方法部署至實際場景中。然而,這些研究多在模擬或控制環(huán)境下進行,缺乏對應的機械結構設計和實際場景部署,導致研究成果難以直接轉化為實際應用。Xie等人[11]提出一種融合多頭注意力機制改進YOLOX-s的垃圾檢測方法,在公開204類垃圾檢測數(shù)據(jù)集中進行測試,結果表明,所提算法的平均精度優(yōu)于當前流行的目標檢測算法,且檢測速度較快,但缺少在實際嵌入式端的測試效果,無法評價其在實際應用中的效果。Tang等人[12]提出一種采用水下垃圾檢測機器人檢測垃圾的方法,使用輕量化的YOLOv5算法提高垃圾檢測的高效性和準確性,并成功部署至機器人搭載的嵌入式設備上,但存在檢測速度和檢測準確率不高的不足。Chen等人[13]提出基于改進MobileNetv2的垃圾圖像分類方法,方法驗證實驗在自建數(shù)據(jù)集和兩個開源數(shù)據(jù)集上進行,其檢測性能均高于常見的圖像分類模型,雖然該方法在JETSON TX2上的推理耗時為68 ms,但該方法的檢測精度有待提高。

綜上,目前基于深度學習的垃圾檢測方法中以下問題仍然存在:(1)現(xiàn)有深度學習模型在邊緣設備上的部署難度大,導致實時性和資源限制難以滿足;(2)模型輕量化后,如何保持較高的檢測精度和實時性是一個關鍵的技術問題;(3)缺乏針對邊緣設備特點的垃圾檢測模型優(yōu)化策略;(4)缺少模型實際部署至嵌入式端實現(xiàn)實際的垃圾分類案例。

鑒于此類狀況,本文構建了一個依托于YOLOv10的輕量型垃圾檢測模型。Chen等人[13]在研究深度學習中的激活函數(shù)時,發(fā)現(xiàn)了一些新的性能提升方法,這為本文的模型改進提供了啟示。本文的主要貢獻如下:

本文所提模型使用輕量化網(wǎng)絡ShuffleNetv2對垃圾特征進行提取,以較少的計算提取目標區(qū)域特征,該網(wǎng)絡在保持性能的同時,具有較低的參數(shù)量和計算復雜度,較好滿足邊緣設備的硬件條件。

在特征融合階段,本文使用Ghost網(wǎng)絡重構C3結構中的卷積塊,并將其作為特征融合中的殘差塊,保證不消耗過多的計算資源的同時,仍然能夠攜帶豐富的語義信息,進而加強模型的表達能力。

本文通過減少深度縮放系數(shù),進一步降低模型的參數(shù)量和計算負擔,使其更適應邊緣設備的資源限制。

為了實現(xiàn)垃圾準確地分類,提出一種投票機制以實現(xiàn)垃圾的準確分類。若識別結果中某一類垃圾首次出現(xiàn)20次,則判定本次投放的垃圾類型,并發(fā)送對應的通信至電機驅動串口,電機轉動按照一定的方向和角度對垃圾準確進行地分類。

本文設計了一種智能垃圾分類裝置,創(chuàng)新點在于引入低能耗的垃圾傳送與傾倒機制,結合實時圖像識別和前沿的目標檢測算法,實現(xiàn)了對垃圾的精準、快速分類。通過雙電機傳送帶結構,垃圾自動傳輸至低能耗托舉盤上,再借助舵機的零轉矩支撐與二連桿結構的特殊支撐角設計,利用垃圾自重實現(xiàn)低能耗的自動傾倒。這種設計顯著降低了系統(tǒng)的能耗需求,同時提高了智能垃圾分類的實時性與效率,適用于智慧生活場景中的垃圾分類處理。


本文詳細內容請下載:

http://m.ihrv.cn/resource/share/2000006846


作者信息:

拜合提亞爾·安瓦爾

(蘭州大學 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甘肅 蘭州 730000)


subscribe.jpg

此內容為AET網(wǎng)站原創(chuàng),未經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