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射頻相關文章 基于二硫化碳的超材料太赫兹透射特性调控 目前,光控太赫兹波超材料主要是利用激光改变半导体材料的载流子浓度来实现的。半导体材料的复合寿命一般为纳秒量级,因此调控时间受到了限制。与半导体材料相比,二硫化碳(CS2)的光响应速度很快,只有1.68 ps,并且也具有较大的光学非线性。以亚波长周期金属块阵列结构为基础,提出了利用CS2来实现超材料太赫兹透射调控的方案。具体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研究了该结构的太赫兹波透射调控。 發(fā)表于:2019/7/4 太赫兹片上集成放大器研究进展 针对当前太赫兹科学与技术发展的状态和瓶颈问题,重点讨论太赫兹电路中的核心部件——片上集成放大器的研究进展情况。根据太赫兹芯片设计和加工不同基底材料,比较了磷化铟和砷化镓制成化合物太赫兹放大单片与体硅和锗化硅制成的硅基片上集成放大器两大类,并对不同材料体系下的电路拓扑和指标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發(fā)表于:2019/7/3 基于平面肖特基二极管的300 GHz平衡式二倍频器 设计了肖特基二极管的结构和尺寸,采用点支撑空气桥结构降低器件在高频下的损耗,根据二极管测试结果和实际结构,分别建立了肖特基结的非线性模型和三维电磁场模型。依据此模型,采用平衡式电路设计,将二极管放置在波导内,利用模式正交性很好地实现输入与输出信号的隔离,简化了电路结构,降低了损耗,成功设计并制作出300 GHz二倍频器,在312~319 GHz的倍频效率大于5%,最大倍频效率为10.1%@316 GHz,在307 GHz~318 GHz的输出功率大于4 mW,最大输出功率为8.7 mW@316 GHz。采用较高掺杂浓度材料二极管的倍频器最大效率为13.7%,最大输出功率为11.8 mW。该倍频器的输出功率与已报道水平相当,验证了国产肖特基二极管的设计、工艺以及高频工作等方面的能力。 發(fā)表于:2019/7/3 太赫兹梯度超表面综述 超表面,一种新颖的人工电磁材料,由于厚度可忽略不计,也称二维超材料。由于电磁波的电场或磁场与超表面亚波长单元结构的共振效应使其相位或幅度发生突变,从而经过超表面后出射波矢量场的叠加实现了对电磁波传播特性的调控。与三维超材料相比,超表面拥有损耗低、厚度薄、易于集成等优点,其巨大的应用潜力受到全世界研究人员的关注。太赫兹超表面器件在平面超透镜、涡旋光束、数字编码超表面、全息成像等显示了巨大的潜力和优势。从基本定律出发,总结了几种重要的超表面器件的调控原理和应用领域,并对未来超表面器件的实用价值和前进方向进行展望。 發(fā)表于:2019/7/2 太赫兹技术应用进展 近年来太赫兹技术的高速发展为太赫兹技术应用提供了基础。太赫兹以其高频率高穿透性以及低光子能量等优势,在多个领域受到了重点关注,并在多个具体的应用方向上实现了初步的探索。着重讨论用于高速率高带宽通信的太赫兹无线通信技术、用于生物化学物质检测研究以及用于医学领域的太赫兹光谱成像技术、用于无损探测系统的光谱成像以及谱分析技术、用于安全检查领域的太赫兹人体成像技术等太赫兹技术应用领域的进展,并对应用中存在的挑战进行了简要总结。 發(fā)表于:2019/7/2 激光雷达厂商 Velodyne Lidar 被曝将进行 IPO,有望成为自动驾驶领域首家完成上市的企业? 日前,有消息人士透露,激光雷达厂商Velodyne Lidar即将进行IPO,将与美林银行、花旗集团、加拿大皇家银行以及威廉·布莱尔几家投资银行进行合作。 發(fā)表于:2019/6/27 无人驾驶汽车的核心是什么 第一个核心:摄像头:基础的传感器部件。根据安装位置,车载摄像头分为前视、后视和侧视。根据镜头个数,可分为单目、双目和多目摄像头。单目摄像头解决方案已相对成熟,目前广泛搭载于各类汽车上。多目摄像头因为其计算量巨大,对芯片的数据处理能力要求很高,成本仍相对较高,在部分豪华车型上使用。 發(fā)表于:2019/6/25 自动驾驶公司Velodyne Lidar与多家投资银行合作进行IPO 日前,据外媒报道,有消息人士透露,自动驾驶技术企业Velodyne Lidar即将进行IPO,将与美林银行、花旗集团、加拿大皇家银行以及威廉·布莱尔几家投资银行进行合作。 發(fā)表于:2019/6/25 Level 3自动驾驶充满争议,为什么车企却正在密集推出? 自动驾驶应该像Waymo那样一步到位,直接进入Level 4级别,还是由Level 1向Level 4逐级进阶,一直存在争议。这个争议过往大部分存在于汽车企业和自动驾驶技术公司之间。 發(fā)表于:2019/6/19 实锐光电科技研发的紫外线 LED 固化如此牛掰?除华为外,合作伙伴遍布全球 据官方消息,厦门实锐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高精度高可靠性的UV固化设备在国内成为华为公司替代进口设备的首选。 發(fā)表于:2019/6/17 弗劳恩霍夫开发摄像头雷达模块 提高自动驾驶汽车安全性 当一个孩子跑到马路上时,人类司机平均需要1.6秒踩下刹车踏板。配备雷达或者激光雷达传感器和摄像系统的自动驾驶汽车,其反应时间缩短到0.5秒。但是如果汽车以每小时50公里的速度行驶,踩下刹车前汽车将继续行驶7米。 發(fā)表于:2019/6/9 一种毫米波频段微带同轴转换结构 微带线和同轴是微波系统中常见的两种传输线,两种传输线在低频段一般的互连方式是直接焊接,同轴内导体焊接在微带线的金属带线上,外导体安装在微带线的接地面上。这种连接方式在低频段内对微波信号的传输影响很小,在毫米波频段内,这种连接方式会导致毫米波信号的损耗增大。因此设计了一种毫米波频段微带同轴转换结构,这种转换结构在微带线和同轴之间增加一个补偿孔结构,有效降低了微带同轴转换结构的驻波比和插入损耗,提高整体系统的性能。 發(fā)表于:2019/6/5 数字化双模高效率射频功率源 射频功率源作为射频电源系统的核心组件之一,其频率固定、转换效率低下,已经成为了制约射频电源系统发展的瓶颈。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射频功率源在双频率工作模式之间自由切换的设计方案。采用直接数字式频率合成器(Direct Digital Synthesizer,DDS)作为射频信号源,选用德国IXYS公司的MOSFTE完成小信号的放大,提高了输出频率稳定度和转换效率;采用并联电感的方法降低了开关时的功率损耗;利用数控式选择开关切换选频网络,从而实现系统在双频率下的适配。同时对提出的方案及理论进行Multisim仿真验证。经过实物测试,该射频功率源可以在300 W额定功率下实现13.56 MHz和27.12 MHz双频率选择输出,转换效率能够达到90.1%。 發(fā)表于:2019/6/4 基于多层板的多功能组件微波互联技术研究 为了解决多芯片组件高密度互联的难点,设计了一种基于复合多层板工艺的板间微波互联结构。优化后的多层互联结构在10 GHz~20 GHz范围内只比直通微带的插损大0.1 dB,驻波比大0.3;而在30 GHz~40 GHz范围内只比直通微带的插损大0.3 dB,驻波比大0.4,具备良好的微波特性。该多层互连结构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的优势,可以很好地解决组件高密度互联问题。 發(fā)表于:2019/6/3 复杂电磁环境下无人机的雷达散射特性研究进展 雷达散射截面(RCS)是雷达隐身技术中最为关键的概念之一,它表征了目标在雷达波照射下所产生的回波强度。无人机在复杂电磁环境下具有“小(低RCS)、慢(速度慢)、低(低飞)”的特点,而且受地理因素、气象因素和非合作雷达辐射源等干扰的影响显著。针对以上特点,给出了在复杂电磁环境的无人机的RCS特征及对雷达回波特性的影响,介绍了各种复杂电磁环境下无人机的RCS的研究进展。 發(fā)表于:2019/6/3 <…3637383940414243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