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其他 > 业界动态 > 联电晶圆代工报价7月再涨15%!MCU大厂盛群宣布暂停接单

联电晶圆代工报价7月再涨15%!MCU大厂盛群宣布暂停接单

2021-04-22
來源:芯智讯
關鍵詞: 联电 晶圆代工

    4月22日消息,據臺灣媒體報道,多家IC設計廠商于21日爆料稱,已收到聯(lián)電啟動新一波漲價通知,7月產出的晶圓價格將調漲15%,同時聯(lián)電預告第4季度價格還會再漲。

  IC業(yè)者透露,去年底聯(lián)電就通知客戶,今年初8吋晶圓產出報價將調漲10%,又在今年4月初宣布新價格策略,其中,8吋晶圓代工再漲10%,12吋則首度調價,漲幅為10%。

  隨著客戶需求持續(xù)強勁,晶圓代工產能供不應求。多家IC設計業(yè)者透露,昨天已收到聯(lián)電最新通知,7月量產出貨的價格,8吋和12吋均將調漲15%。

  至此今年以來聯(lián)電8吋和12吋晶圓代工報價累計漲幅,分別達39%和26%。IC設計業(yè)者指出,聯(lián)電也預告第4季價格還會再調整。據此估算,今年一整年,8吋晶圓代工價格漲幅勢必突破50%,12吋漲幅也會超過30%。聯(lián)電真是要“賺翻了”。

  另有IC設計業(yè)者私下透露,聯(lián)電的晶圓代工費用將一路漲到明年。

  雖然聯(lián)電一路調升報價,但臺積電目前仍維持不動(估計也沒產能接單了,之前透露產能已經排到2022年了),聯(lián)電的部分代工價格已經超過臺積電。業(yè)界預計,這將驅動新一輪芯片廠漲價潮,下游的OEM/ODM廠商將持續(xù)籠罩在缺料和漲價陰影下。

  對于漲價的傳聞,聯(lián)電昨天表示,不回應價格問題,指相關產業(yè)趨勢將于28日的法說會上對外說明。

  在上游晶圓代工廠再度啟動新一輪漲價的背景之下,臺灣MCU大廠盛群半導體于4月21日向客戶發(fā)出通知,宣布“交期在2022年訂單,即日起暫停接單”。2022年已收訂金的訂單,交期將會依照確定后生產片數,重新安排新的交期。

  微信圖片_20210422173317.jpg

  至于暫停接單的原因,盛群發(fā)布的通知顯示,晶圓廠及包裝廠通知近期將有另一波漲價,漲價幅度15%-30%。預計五月上旬晶圓廠提供2022年生產片數,確定后將會公告2022年接單規(guī)則。

  根據盛群預計,五月中旬前恢復接受2022年訂單。2022年度能打罩接滿后,就會暫停接單。2023年交期訂單,預計2022年五月晶圓廠提供2023年產能后,才會開放接單。

  受8吋晶圓代工產能持續(xù)緊缺及代工費用持續(xù)漲價影響,推動下游相關芯片出現大面積缺貨、價格暴漲,其中市場需求量巨大的MCU芯片成為了重災區(qū)。

  在今年2月1日的時候,盛群就曾宣布4月1日起出貨產品價格全面調漲15%,這是盛群史上首度產品全面漲價。同時也是盛群繼去年11月份部分產品調漲10%后發(fā)起的第二輪漲價。

  盛群業(yè)務行銷中心副總經理蔡榮宗表示,漲價是為了應對晶圓代工廠將展開的2波漲價導致的成本增加,并積極爭取產能。

  當時蔡榮宗還透露,根據上半年產能,目前接單都已滿載,部分客戶為確保料況無虞,甚至預繳3成訂金,下單至2022年。這也足見MCU產能的緊缺。

  作為全球8吋產能的大戶,此次聯(lián)電8吋、12吋晶圓代工費用的新一輪漲價,必然將直接影響到下游依芯片設計廠商的成本。

  據悉,盛群產品主要由聯(lián)電代工,主要以8寸晶圓產能為主。在8寸晶圓產能方面,聯(lián)電、臺積電、世界先進是全球8吋晶圓產能的主力,其中聯(lián)電產能占據整體8吋晶圓產能的50%以上。

  另外封測廠也在持續(xù)漲價,此前封測大廠日月光就已宣布2021年第一季調漲封測平均接單價格5~10%。而此后還將每個季度上調10%左右。

  在此背景之下,盛群宣布暫停接單,再確定晶圓廠提供2022年生產片數之后,再確調整2022年接單規(guī)則恢復接單,也不難理解。

  除了盛群之外,近期還有多家MCU廠商宣布了暫停接單和漲價。

  4月12日,義隆電子指出,由于晶圓代工、封測產能持續(xù)吃緊,造成生產成本上揚,該公司已向客戶反映、并調整全部產品的售價,并即日起執(zhí)行。這是今年來義隆電子第二次漲價。

  此前在2020年12月的法說會上,義隆電子董事長葉儀皓曾表示,由于MCU 需求強勁,公司自今年1 月1 日起正式調漲價格,近期也因考量公司產品規(guī)劃,年后MCU 產品全面暫停接單,累計價格漲幅至少1 成起跳。

  4月20日,臺灣地區(qū)新唐科技、九齊科技和凌通科技等主要MCU廠商傳出近期再度調漲報價10%-20%。據了解,這些漲價是針對小家電與消費性MCU,而且交貨周期從正常的4-6周拉長到5-10個月。

  聯(lián)電晶圓代工報價一路漲,反映市場需求供不應求。日前臺積電也指出,全球成熟制程產能嚴重短缺,臺積電也罕見擴充成熟制程產能,不過新產能要到2023年才會開出來,所以預期今、明年成熟制程缺貨情況將持續(xù)。這也意味著依賴于成熟制程產能的MCU可能將持續(xù)缺貨漲價至明年。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chuàng)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chuàng)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lián)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lián)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aet@chinaaet.com。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