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元件相關(guān)文章 重磅!OPPO发布第二颗自研芯片,三大技术创新! 在华为、小米、中兴等厂商之后,OPPO成为国内第四家具备6nm芯片设计能力的企业。 發(fā)表于:2022/12/15 国产CPU龙芯新一代3A6000完成流片 近日,龙芯中科在互动平台上表示,目前3A6000处于流片阶段,还没有开始销售。 發(fā)表于:2022/12/14 内置智能传感器处理单元的传感器ISM330IS 为边缘设备带来更强的人工智能 在今年的德国纽伦堡SENSOR + TEST 2022大会上,与会者有幸见到了ISM330IS ——第一个内置智能传感器处理单元(ISPU)的传感器。意法半导体于 2022 年初发布这一技术。简单地说,ISPU是一种支持C语言的可编程嵌入式数字信号处理器 (DSP),能够运行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算法。因此,它是边缘人工智能的下一个发展方向,或者 ST 所说的“Onlife Era”时代。ISM330IS有一个单精度计算浮点单元,开运动传感器先河。 發(fā)表于:2022/12/13 双声道D类音频功放芯片型号介绍 在市面上音频功放比较常见芯片也有很多种类型号,音频放大器分为双声道和单声道两种方式;一个是环绕立体声扬声器一个是单声道扬声器。双声道D类是一种输出功率更大的双声道音频放大器,主要应用于音箱、功放、家庭影院等设备中。 發(fā)表于:2022/12/13 航空发动机VS高端芯片制造,哪个更难搞? 据报道,国产大飞机C919已于上周五12月9日交付给东航(B-919A号)。C919首架机交付是继C919获颁中国民航局型号合格证后,我国大飞机事业征程上的又一重要里程碑,是国内正式迈出民航商业运营的关键“第一步”。 發(fā)表于:2022/12/13 荷美“联手”ASML断供,我国半导体产业拉响警报? 假如ASML断供,我国半导体产业会拉响警报吗? 發(fā)表于:2022/12/12 应用在发动机尾气处理系统中的氮氧化物调理芯片 2018年6月,国家制定并印发了《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为了打赢蓝天保卫战,国家又于2019年1月制定发布了《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可以说治理柴油车尾气排放的问题已经迫在眉睫。 發(fā)表于:2022/12/10 IGBT在新能源汽车的应用 IGBT是开关半导体器件,可以说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零部件,被称为新能源汽车的“大脑”是电力电子装置中最基本、最重要、也是用途最广的功率半导体器件。 發(fā)表于:2022/12/9 崩盘与重生,DRAM芯片50年兴衰 2022年,智能手机、PC等消费电子市场需求放缓,供需失衡之下,库存持续上升,存储芯片市场不可避免受到严重影响。 發(fā)表于:2022/12/9 晶圆代工厂联电 11 月营收 225.45 亿新台币,同比增长 14.67% IT之家 12 月 7 日消息,晶圆代工厂联电昨日披露了 2022 年 11 月财务数据。数据显示,联电 11 月实现营收 225.45 亿新台币(约 51.63 亿元人民币),环比减少 7.39%,为近八个月以来低点,但同比增长 14.67%,创同期新高。 發(fā)表于:2022/12/8 在电机应用中常见的国产MCU 电机应用无处不在,通过电机控制,达到电机快速启动、快速响应、高效率、高转矩输出及高过载能力。 發(fā)表于:2022/12/7 应用在汽车倒车影像中的环境光传感芯片 倒车影像又称泊车辅助系统,或称倒车可视系统、车载监控系统等。该系统广泛应用于各类大、中、小车辆倒车或行车安全铺助领域。不管从结构和外观上,还是从性能价格上,如今的产品都各有特点,使用较多的是数码显示、荧屏显示和多功能倒车镜显示这三种。 發(fā)表于:2022/12/7 中国存储大厂有望从美国“未经核实清单”排除 据彭博社报道,中国商务部正帮助中国企业进行美方终端用途调查,以确保美国的尖端技术不会被中国军方所用,长江存储、北方华创等多家中国企业有望从“未经核实清单”中排除。 發(fā)表于:2022/12/7 Melexis推出多功能双锁存器和开关芯片 全球微电子工程公司Melexis今日宣布发布一款适用于相对位置和速度传感应用的通用型可编程3轴锁存器和开关芯片MLX92352。该器件采用灵活的磁性设计,支持双路输出,且不受间距影响,输出可设置为速度、脉冲或方向。凭借其卓越的EMC和ESD性能,这款无PCB器件为汽车和工业应用节省了空间和总模块成本。 發(fā)表于:2022/12/7 RISC-V生态“第二个100亿”指日可待 RISC-V生态发展正在显著加速。在今年7月份,全球开放硬件标准组织RISC-V International首席执行官Calista Redmond就指出RISC-V架构芯片出货量已突破百亿颗,仅用十二年就走完了传统架构30年的发展历程,2025年RISC-V架构芯片更有望突破800亿颗。在这过程中,涌现出一大批瞄准高性能RISC-V的国内外厂商,将该架构应用从低端微处理器逐渐探入高性能计算领域,成长为跨多种应用的创新开源平台。 發(fā)表于:2022/12/6 <…96979899100101102103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