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元件相關(guān)文章 一年内推两款自研芯片,还有SoC在路上 1月10日早间消息,据报道,知情人士透露,苹果公司正力推在其设备中使用自主研发组件,包括在2025年放弃由博通供应的一个关键组件。知情人士表示,作为此番调整的一部分,苹果还准备在2024年底或2025年初推出自己的首款蜂窝调制解调器芯片,从而代替高通的芯片。按照之前的预期,苹果最早可能在今年替换高通的芯片,但开发遇阻导致这项计划推迟。 發(fā)表于:2023/1/18 X光机是什么?三星明年将推出基于3D ToF技术的X光机 12月28日消息,据韩媒 The Elec 报导,三星计划于明年推出一款采用 3D ToF (飞时测距,Time of Flight)技术的 X 光机,其中核心的图像感测器由 SONY 制造。该设备预计明年上半年推出,产量为数千台。 發(fā)表于:2023/1/18 半导体需求下滑又怎样,三星宣布大幅提升平泽P3厂DRAM及晶圆代工产能 根据韩国《首尔经济日报》 报导,尽管全球经济形势持续放缓,半导体市场需求也在持续下行,但三星仍计划在2023 年逆势将平泽P3厂的DRAM 和晶圆代工产能。 發(fā)表于:2023/1/18 14万一片晶圆!台积电3nm工艺报价翻倍:苹果成最坚定客户 1月16日消息,台积电3nm制程工艺量产在即,受到了行业的高度关注。相较于5nm制程工艺,台积电在3nm工艺上报价高达2万美元一片,约合人民币14万元。按照这样的涨价幅度,或许只有苹果成为3nm工艺最坚定的首批客户。 發(fā)表于:2023/1/18 半导体板块越挫越勇! 1月16日电,半导体芯片股集体走高。截至收盘,英集芯、芯朋微涨超10%,盈方微涨停,韦尔股份、唯捷创芯等纷纷大涨。 發(fā)表于:2023/1/18 2022年,全球70%的芯片,都跑到中国来“旅游”了一圈? 近日,海关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进口集成电路5384亿颗,较2021年下降15.3%。但是按价值计算,中国集成电路进口额为4156亿美元,与2021年相比仅下降3.9%。 發(fā)表于:2023/1/18 直流输入光晶体管耦合器MPC356引脚图及功能 耦合器以光为媒介传输电信号;它对输入、输出电信号有良好的隔离作用,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光的发射、光的接收及信号放大;所以,它在各种电路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已成为种类多、用途广的光电器件之一 發(fā)表于:2023/1/18 一颗芯片的奇幻之旅:美国设计,台湾制造,出口到中国,卖到全球 近日,海关公布了2022年的进出口数据,其中2022年中国进口集成电路5384亿颗,进口额为4156亿美元。 發(fā)表于:2023/1/18 中科院微电子所在CAA新结构的3D DRAM研究取得进展 随着尺寸的不断微缩,1T1C结构动态随机存储器(DRAM)的存储电容限制问题愈发显著,导致传统1T1C-DRAM面临微缩瓶颈。基于铟镓锌氧(IGZO)晶体管的2T0C-DRAM有望突破1T1C-DRAM的微缩瓶颈,在3D DRAM方面发挥更大的优势。但目前的研究工作都基于平面结构的IGZO器件,形成的2T0C单元尺寸(大约20F2)比相同特征尺寸下的1T1C单元尺寸(6F2)大很多,使IGZO-DRAM缺少密度优势。 發(fā)表于:2023/1/17 从2022年中国芯片进口看到两个“残酷”事实:芯片国产化和市场萎靡 近日,海关公布了2022年芯片进口数据情况。据数据显示,2022 年中国进口集成电路5384亿件,比 2021 年下降 15%。按价值计算,中国集成电路进口额为4156亿美元,与2021年相比下降5%左右。而2021年中国芯片进口量增长16.9%,2020年增长22.1%。 發(fā)表于:2023/1/17 专家:美国军用芯片供应危矣!智能型军火“严重耗尽” 根据产业人士与政府事务观察家的看法,由于对美国国内制造产能的投资不足,美国国防部(DoD)可能要花几年的时间才能摆脱对亚洲芯片的依赖。 發(fā)表于:2023/1/17 汽车电子化趋势下,车载MLCC电容发生了哪些变化? 消费电子市场式微烘托了其他新的热点,近一年最受关注的应该就是汽车电子了。市场的变化,也带动了不少半导体企业中短期内的发展侧重点变化。 發(fā)表于:2023/1/17 科学家发明锂电池正极材料制备新方法 可有效提升电池续航能力 新华社北京1月14日电(记者魏梦佳、王琳琳)电池是新能源汽车和消费电子产品的“心脏”,续航极大程度影响着消费者的购买意愿。随着市场对续航要求的不断提升,高能量密度成为电池技术发展的主流趋势。科学家以锂电池正极材料为突破口,针对电池在高电压服役时容易出现的失效和燃爆等安全问题,发明了一种材料制备新方法,可有效提升电池续航能力。 發(fā)表于:2023/1/17 新能源汽车发展对硅芯片和碳化硅芯片需求量很大 芯片对于新能源车和燃油车同等重要。从单辆车来看,新能源汽车的芯片使用量要比传统燃油车更多。着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的趋势日趋明确,车企纷纷布局智能网联汽车,芯片企业也把研发的重心逐步转向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化、电动化方向。从政策层面来看,由工信部等有关部门发布的双积分政策,对新能源汽车的产业驱动也更加明确。 發(fā)表于:2023/1/16 满足光伏逆变器应用需求,茂矽推出1200V/FS工艺IGBT 伴随光伏行业的蓬勃发展和“双碳”目标的提出;光伏建筑一体化,受到各项政策支持;目前,中国光伏发电行业经过近年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光伏发电规模最大、增长最快的市场。2022年1-10月,中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36444万千瓦,同比增长29.2%。 發(fā)表于:2023/1/16 <…82838485868788899091…>